大軍一動碾壓如山,明軍雖然兵力比對方少了倍,但是氣勢上和戰局上已經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
吉爾勒此時面對巨大的壓力,極力約束手下的軍隊,使之保持陣形。
可是明軍在吳雲生的指揮之下,根本就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
三輪火炮轟過去,基本上奧斯曼軍隊的正面陣形就被轟了一個稀爛。
隨之而來,就是明軍火槍兵方陣的進逼。三段射擊,彈雨以一個極快的速度,向著對面的奧斯曼軍隊潑撒過去。
那些已經失去了櫓盾擋槍的奧斯曼士兵們,紛紛中彈倒在血泊當中。
吉爾勒命令兩翼和後方的櫓盾都挪到正面,可是一時半會兒之間,怎麼可能做到。
而吳雲生也看出來對面奧斯曼軍隊的窘迫,當即再一次命令明軍騎兵出擊。
這一次明軍的騎兵同時從兩翼包抄過去,紛紛從馬袋之中取出火槍,對著那些正忙著轉移櫓盾的奧斯曼士兵們開火。
明軍的攻擊有序而快速,讓手忙腳亂的奧斯曼軍隊無所適從。
許多奧斯曼士兵,根本就沒有來得及作出反應,便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身上突然出現的彈孔而倒下。
隨著明軍越來越近,彈雨也越來越密集。奧斯曼軍隊終於不堪重負,在接連不斷的火槍聲中,轟然崩潰了。
原本看著還算整齊的方陣,如同驟然沙化的城牆,一下子就成了散沙。
吉爾勒在與明軍開戰之前,還有著極大的勝利信心。可是當他面對如此慘敗,一下子就慌了神。看著手下的軍隊逃跑,他也不得不惶然而逃,甚至連方向都沒有分辨。
吳雲生命令騎兵追殺敵軍,不給對方歸攏敗兵的機會。
明軍的大隊則重新整隊,繼續以警戒隊形向著向著薩勒馬斯城前進。
由於明軍騎兵的追殺,使得吉爾勒根本就沒有收攏敗兵的機會,而明軍的騎兵追殺了一陣之後,便向著薩勒馬斯城衝了過去。
明軍的大隊也並沒有再去追殺奧斯曼的敗兵,也撲向了薩勒馬斯城。
在吳雲生的計劃之中,捨棄了大不里士,就要再找一座城作為明軍的根基之地。然而遍觀周圍數百里的距離之內,就沒有更比薩勒馬斯城更加合適的了。
雖然有奧斯曼的軍隊,但是隻要擊敗了奧斯曼的軍隊,薩勒馬斯城和城中堆積的物資,就都是明軍的。也唯有奪下薩勒馬斯城,明軍才能打破對方的兩面夾擊態勢。
並且可依託薩勒馬斯城,反身與奧斯曼和薩非王朝的聯軍大戰。
薩勒馬斯城儘管已經牌奧斯曼的領土之上,可是周圍數百里的距離之內,也就只有吉爾勒這一支奧斯曼軍隊。
無論怎麼處,吳雲生都是要佔領這座城的。
在一天半之後,毫無防備的薩勒馬斯城,便迎來了明軍的佔領。城中的守軍不到兩千人,看到大隊明軍的到來,他們連與明軍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還好明軍到來的突然,薩勒馬斯城中的奧斯曼軍隊物資,並沒有來得及被燒燬,全都歸了明軍所有。
佔領了薩勒馬斯城,吳雲生便命令絕大多數的明軍休息,只派出少量的騎兵去周圍偵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