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來自阿斯特拉罕的軍隊,對於喀山汗國沒有多少忠誠度可言。
面對李成梁大軍的強勢逼迫,這支軍隊的將領也看到手下們的戰意不高,索性直接投降來的痛快。
李成梁自己也沒有想到,這支軍隊五萬人之眾,居然一言不和就投降。
若不是看到這些人都一臉淡然的扔下武器,而後手無寸鐵的蹲在一堆,李成梁都差點懷疑這些人是詐降。
與手下的將領們稍一商量,這支降軍還是命他們回到阿斯特拉罕,沒有命令不得出城。
得到李成梁的這個命令,對於降軍們來說,簡直就是意外之喜。不用打仗賣命,自然也沒有生死之憂,大不了等戰事結束看情況還要不要再投降一次。
然而李成梁早就在這些降軍的眼中看出來,他們並不想上戰場。
這對於明軍來說,只要不拉後腿,就是好事。
在埃利斯塔鎮修整了幾日的時間之後,便接到了喀爾喀騎兵小隊的報告,喀山軍隊在頓河的入海口亞速登陸。
得知這個訊息的李成梁,立時便帶著明軍向亞速而去。
六百里的距離,李成梁所部用了十日便趕到了相距亞速還有三十里的巴泰斯克鎮。
對方的兵力之多,遠超明軍,李成梁在對外情報司那裡早就掌握了喀山軍隊的數量。
面對如此多的敵軍,李成梁知道,以明軍的數量面對五倍之敵。如果還正面作戰,那就有些不智了。
在巴斯泰克鎮命令全軍休息,而喀爾喀騎兵們,則在外圍遮斷了喀山軍隊所派出的探聽訊息的探子們。
由此可見,當初李成梁派出喀爾喀騎兵四出,是多麼明智一招。
如今喀山軍隊登陸之後,居然有種目不能見,耳不能聽之感。雖然能見到一些零星的喀爾喀騎兵,可是這在賽因布拉特看來,只不過是明軍的一種騷擾,並不能代表什麼。
亞速這裡,十幾天內陸續登陸了近二十萬喀山軍隊。
以眼前的這十幾萬兵力,就不是李成梁的兵馬可以輕易動搖的。
如果再等些時日,三十萬人馬齊聚,那就是李成梁授首之時。
賽因布拉特此時滅了克里米亞汗國,又再一次與奧斯曼帝國建立了關係,使得他頗為志得意滿。若是收復喀山汗國被明軍佔領的土地,那麼自己建立一個喀山帝國也不成問題!
但是關鍵的一步,就是要藉助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先將明軍從烏拉爾山脈左近全部消滅才行。
想到得意之處,賽因布拉特由衷的感覺亞速是自己的福地。當初自己就是從這裡,帶兵踏上滅亡克里米亞汗國的道路。如今又在亞速這裡大軍雲集,即將展開滅亡明軍的大戰。
只是賽因布拉特做夢也沒想到,李成梁所帶領的明軍已經到了距離亞速不遠的巴泰斯克鎮。
李成梁早早的就讓手下將士們休息,對於賽因布拉特,他也不想放過。
原本在薩馬拉之戰的時候,就不應該放過賽因布拉特。如今賽因布拉特在明軍的屢次打擊之下又一次崛起,就說明這個傢伙極其的不簡單。
李成梁已經有了打算,就是要趁著對方還不知道明軍已經到來,對其數量眾多的軍隊展開偷襲。
等到了午夜時分,全體明軍將士們便跟著李成梁出發。
在天亮之前到達了亞速,距離喀山汗國的軍營,也只不過是三里之遠而已。
李成梁遠遠看產著燈火中的大片軍營,不由得搖了搖頭。命令全軍列陣,炮兵前移準備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