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納堡根本就無法抵擋明軍的火炮轟擊,哥達大公爵留了兩萬人在城中拖延明軍的腳步,而他卻帶著剩餘的三萬軍隊又一次逃向了東方。
哥達大公爵根本就沒有與明軍決戰的勇氣,即使輕易的失敗,也不曾想著嚮明軍反擊。這在庫爾蘭軍隊幾次攻擊普斯科夫,都被安德烈給打的屁滾尿流時,就能看出來。
大公爵這一次打算繞道斯摩稜斯克附近,而後再進入波蘭立陶宛的境內。
他的算盤打的是不錯,但是他忘記明軍也有騎兵。
在多瑙河畔,哥達大公爵的三萬人被明軍一萬騎兵追上。面對寬闊的河面,庫爾蘭軍隊無法快速度過,在明軍騎兵追上來的情況之下,就更不可能過河。
這一戰當中,庫爾蘭軍隊已經完全的喪失了鬥志,即使哥達大公爵極力約束軍隊作戰,他們依舊慘敗。
哥達大公爵被明軍騎兵的火槍當場打死,剩餘的庫爾蘭軍隊全部投降,至此經歷近二十天的庫爾蘭之戰全部結束。
庫爾蘭公國徹底成為了過去,取而代之的明軍,則在波羅的海東西兩岸都佔據了漫長的海岸線。
當享裡克三世得知,庫爾蘭的滅亡之時,自己的軍隊居然撤回,他第一時間便追究了指揮官的責任。雖然享裡克三世知道,即使是他自己也可能會上當受騙,但是這個責任一定要追究,因為波蘭立陶宛王國已經成了笑柄。
享裡克三世在靠近德納堡的邊境,重新集結了十萬人的軍隊。他並沒有真的進攻明軍的意思,但是他要擺出這個姿態來,給明軍以壓力。
雖然享裡克三世的戰爭經驗並不豐富,但是他的宮廷鬥爭經驗還是極多的。
他知道,雖然盧卡什沒能遊說成功克里米亞汗國,但是克里米亞汗國對於大明,一定是非常忌憚的。
只要給他們創造了足夠的條件,這些傢伙就沒有理由不給大明一方搗亂。
在烏西的東南方向,與李成梁對峙的則是喀山汗國的賽因布拉特,他對於明軍有著極為複雜的態度。更多的則是懼怕,還有一種躲避的感覺。要讓賽因布拉特選的話,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進攻李成梁所在的薩馬拉城的。
因此,賽因布拉特的目光還是轉向了克里米亞汗國。
在與道拉特的大戰之中,克里米亞汗國並沒有佔到便宜,便退兵而去。這樣的情況,落在賽因布拉特的眼中,就代表著克里米亞汗國的無能。
留了四萬人鎮守薩萊城,賽因布拉特帶著十萬大軍,用了十天便攻佔了頓河入海口的亞速城。這樣一來,就切斷了克里米亞與阿斯特拉罕之間的聯絡,使得阿斯特拉罕成為了一座孤城。
但是賽因布拉特卻沒有去收回阿斯特拉罕,因為他知道,阿斯特拉罕那五萬克里米亞軍隊,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真正能對喀山汗國的存在產生威脅的,應該是克里米亞半島的方向。
因爾,賽因布拉特打算直接進攻克裡米亞汗國,使這個一直想要吞併喀山汗國的國家滅亡。
如果賽因布拉特的計劃成功,他就可以佔據克里米亞汗國,取代道拉特的地位,尋求奧斯曼帝國的支援。到那時,喀山汗國才會擁有生存下去的根基。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