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朱載坖命烏司藏諸教派頭人到蒙古各部之後,這些各個部族的蒙古人便都信奉了這些教派。
原本大元的國師就是巴思八,早就已經有了影響力。無論是大師們還是信眾,天然都會有種親近感。
但是烏司藏的教派頭人們,更感激的是他們的護教法王、當今天可汗、大明皇帝陛下朱載坖。如果不是朱載坖給他們這個機會,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有如此多的信眾。
因此索倫加措在喀爾喀部,便極力鼓吹朱載坖的仁慈與功德。
除了阿巴岱汗心中有牴觸,雖然尊敬索倫加措,但是並不買賬之外,其餘的信眾對於索倫加措的話,都信了幾分。
如今與喀山軍隊作戰,阿巴岱汗中了流彈而死。索倫加措便藉著這個機會,向徹臣哈屯進言,請其帶著汗位繼承人去向明軍投誠。到時再向陛下請封,自然而然便可毫無波折的得到喀爾喀汗位。
若不這麼做,眼下被人追殺的惶惶不可終日,整個部族分崩離兮就是下場。
徹臣哈屯與額列克,都將這一路上的困苦看在眼中,自然對於索倫加措就更是信服。
當他們一行近十萬人到達奧爾斯克之時,將這裡的一千餘明軍給驚的合不攏嘴。
奧爾斯克城中,大多都是一些各部在此定居之人。雖然族別眾多,但是倒也融洽。自從明軍在一年多前將這裡佔領之後,因為有了大明的貨物,這裡反而更加繁榮。
說起來,奧爾斯克還是新長安之下的一個轄區,現在這裡的兵馬歸李成梁節制。而且因為朱載坖的策略,奧爾斯克城中的管理者,是大明派過來的漢官。
所以要論起來,奧爾斯克就是大明實打實的領土。
城中官員原本還有些緊張,但是得知喀爾喀部是來向大明投誠的,這才鬆了口氣。
文官自然想辦法安置這些喀爾喀的部眾,而武官則須做好防備。一是防備對方有詐,二是要將喀爾喀部的實力進行摸底。
但是徹臣哈屯帶著額列克與索倫加措親自入城,面見大明在城中的官員。
雙方見面之後,徹臣哈屯除了表明投誠之意外,更向大明官員提出了要求保護的意思。
對於徹臣哈屯的要求,明軍遊擊張通道:“哈屯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我們這裡只有一千兵馬。如果想要保護十萬喀爾喀部眾,怕是力有不逮。”
“將軍,此事並非為難之事。大明的威名遠播,只要將軍派人出面,告訴對方已經將我等喀爾喀部置於大明保護之下,便可使之不敢妄動。”徹臣哈屯道。
張通卻沒有輕易答應,而是看向一旁的額列克道:“只是口頭上的話,對方未必會輕易撤兵。你們喀爾喀還有多少騎兵,都要歸於我的指揮之下。如果不放心,可以讓額列克與我一同去。”
徹臣哈屯聽到這話,便有點猶豫了。
索倫加措卻對著徹臣哈屯點點頭道:“哈屯,張通將軍所說的在理。哪怕是與喀山談判,也要壯一壯聲勢才好談。”
聽到這些話,徹臣哈屯看向額列克道:“額列克,你是如何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