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茨矛斯港口水道有兩三里長,最狹窄處不過百丈。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炮臺上所發射的炮火,根本就沒有躲避的可能。不過片刻之間,就又被擊沉了數條戰艦。
聯軍戰艦之上雖然有不少水兵,但是他們從來沒想過,會有人在自己家的炮臺上衝著自己的戰艦開火。當場這一頓炮火,就將聯軍艦隊給打懵了。
隨著樸茨矛斯港口中大火燃起,遠在數里外的明軍艦隊也看到港內火光沖天。
王堯雙唇緊閉,對於杜輝他們一行很是擔心。
直到聽到炮臺上的火炮發射,那些聯軍的戰艦也開始了還擊,王堯才鬆了口氣。這說明杜輝等人還在折騰,總比靜悄悄的讓人感覺安心。
兩邊打的有聲有色,總體上來說,港口炮臺還是有一定地形優勢的。至少在陸地上炮臺的防護性更好一些,而且陸地穩定,並不象水面上有風浪。因此杜輝這一邊,幾乎是每炮必定擊中聯軍的戰艦。
而聯軍戰艦的反擊就沒什麼準頭了,基本上都轟在了炮臺厚達近丈的外壁上。
三輪火炮打完,杜輝便招呼著手下的明軍撤退。
若是時間耽誤久了,碼頭那邊必定會派人前來攻打炮臺。
不出杜輝所料,就在杜輝領著人剛剛上了小舟之時,便有一隊數百人的聯軍士兵衝進了炮臺之中。
原來是霍華德看到炮臺居然和聯軍戰艦對轟起來,立時便想到是明軍在搗亂,當即派了守衛港口計程車兵們前來圍剿明軍。可惜杜輝見機的早,先一步帶著人退上了小舟。
此時大明艦隊,在王堯的帶領之下,緩緩接近港口水道,並且呈扇形散開。
那些聯軍戰艦看到炮臺不再開火,便急忙將戰艦駛出港口之外。
聯軍戰艦上的水兵們,大多的注意力都在港口的大火上,極少有人注意到港口外的情況。何況有著洪內的大火映襯,港外海面上看著更顯黑暗。
只有總有少數人會觀察外面的海況,但也只能提前知道自身的不幸結局。
一名聯軍水兵在戰艦的船頭看著海面,突然間便看到前方不遠處,隱約現出一座龐大如城的戰艦剪影。當他能用肉眼看到明軍戰艦的影子之時,雙方的距離已經近到了數十丈的的距離。
這水兵張開口,彷彿想要喊一聲敵襲,可是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從明軍的戰艦之上,不過是十息之間,便噴吐出數十道火舌。
聯軍的水兵當即便被明軍戰艦上的火炮轟的粉身碎骨,而他所在的戰艦,也立時呈現出千瘡百孔之態,隨即在一陣牙酸的吱呀聲中解體。聯軍戰艦之上的水兵們,大多都被船隻沉沒的旋渦捲入深水,少數浮在海面上拼命掙扎。
當然,這並不是一條聯軍戰艦的命運,而是所有逃出港口的聯軍戰艦的結局。
在明軍早有準備的埋伏之下,聯軍戰艦根本就沒有一絲一毫的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