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萬昔班尼的騎兵,被明軍火炮再次轟擊,可偏偏兩側還有明軍的騎兵夾著。
雖然有一部分散亂的騎兵在外圍,但是也無力對明軍發起有威脅的衝擊。至於想要衝到明軍火銃兵與炮隊的陣營當中,就更是不可能。
明軍火銃兵射擊密集,那些衝向明軍火炮的昔班尼騎兵,最近的也在三十餘步的距離被打下馬來。
火炮與火銃兵的陣營如同磐石,而其餘在昔班尼騎兵主力外圍兩側放冷槍的明軍騎兵則是磨盤,正一點點的將昔班尼騎兵磨成齏粉。
對於這種單方面捱打吃虧的局面,昔班尼的將領終於抵抗不住這種壓力,命令全軍撤退。
他們這一次退的非常徹底,乾脆連浩罕城都沒有回。一路逃出浩罕城後的山谷,將這塊巨大的盆地讓給了明軍。
儘管昔班尼的兵馬走的不算慢,可是他們的損失依舊很大。總共八萬人馬,最後能逃出山谷的,也不到五萬人。
拿下了浩罕城之後,吳雲生才算鬆了一口氣。
現在的功勞,才能抵消之前自己防範不嚴的罪責。
不要看他這一連幾戰,殺敵數萬拓地千里。其實除了浩罕城與安集延兩城,別處都是荒山荒地,對於大明沒有多少價值。至少是當前來說,沒有多少價值。袞袞朝中諸公,是看不上這等邊荒之地的。就是百姓遷徙,也喜歡挑水草豐美之處。
但是這裡也有一點很是引人注目,這盆地之中就是汗血寶馬的產地。
只佔了這一點,吳雲生也算立了些功勞。
安集延與浩罕城中的那些原本的達官顯貴,都被吳雲生趕走。這些人的財產,統統被沒收查封。城中原本的那些昔班尼人,也被吳雲生驅趕出浩罕城以西的山谷。
此地的位置險要,如果在這裡的昔班尼人起事,那就會給明軍造成極大的麻煩。所以吳雲生才會如此去做,就是為了不留半點隱患。同時那些昔班尼人,回去之後也會成為昔班尼汗國的負擔。
所謂慈不掌兵,大將爭殺從來不會有多少憐憫和仁慈,眼中有的只有勝負與戰略戰術的高低。
即使是這樣,吳雲生依舊派了一支兩千餘人的明軍騎兵前出西方的撒馬爾罕城附近,不斷的騷擾昔班尼汗國。
既然敢對大明用兵,就要有被反擊的覺悟。
朱載坖在京城之中也已經收到了西疆的奏報,阿里瑪圖城被昔班尼攻陷,而城中的官吏遇難。大明自朱載坖登基以來,數年都沒有過這等訊息。如今大明正想好好的發展之時,卻有什麼昔班尼汗國犯邊。
不過朱載坖倒也沒有上頭,而是派人繼續收集來自西疆的訊息。
沒過多長時間,吳雲生的奏摺遞進京城。吳雲生向朱載坖請罪,並且提兵數萬已經去了阿里馬圖城。
朱載坖給楊洪義下了一道旨意,命楊洪義隨時關注吳雲生所部的動向,免得這小子吃虧。
對於西疆丟城失地之事,國務院的閣老們與國防部的俞大猷都不太高興。隨便跑來一個沒什麼名聲的汗國,竟然就將大明邊地的城池攻陷。那豈不是說大明的邊地到處都漏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