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都拉汗對於大明的不滿,是一點點的積蓄起來的。
自大明兵馬驅趕著蒙元各部西遷之時,便給昔班尼汗國造成了不少的麻煩。
經常有蒙元部族,跑到昔班尼汗國境內搶掠。
如果不是昔班尼汗國的實力還算強,只怕就要和哈薩克汗國一樣,被蒙元部族的侵擾給沖垮了。
如今的哈薩克汗國,已經被蒙元各部所佔。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外喀爾喀部、土默特部、察哈兒部。
這三大部族對於大明十分懼怕,如今也已經接受了大明的封賞,並向烏司藏的教派頭人皈依。雖然大明對他們的節制並不是那麼嚴厲,可是這些以前的蒙元各部,對於大明也以共主而待。
其中外喀爾喀的阿巴岱汗雖然沒接受大明的封賞,但也極為尊敬烏司藏的教派頭上,變相的歸順於大明。
除了這三大部族,其餘的數十上百的小部族也是一樣。朱載坖的天可汗可不是自己給自己上的尊號,而是靠著手中的強兵打出來的,沒有誰敢不服氣。
如果只是如此,阿卜都拉汗還可以忍受。但是讓他更生氣的事情發生了,剛剛平靜了不到兩年,昔班尼汗國的西北方,又遷來許多吉爾吉斯部族。這些傢伙雖然是初來乍到,但也一樣的桀驁不馴,給昔班尼汗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幸好阿卜都拉汗是位雄主,對於這些部族又打又拉,將其都納入了自己的麾下。
與昔班尼以往的汗王不同,阿卜都拉汗打亂了各個部族之間的界限,將各個部族的人都安排了定居地點。而那些部族頭人,都被送到了都城撒馬而罕。由此,阿卜都拉汗實現了自己的集權統治,進一步成為一名強權者。
這在以往由部族組成的各個汗國中,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阿卜都拉汗,在自己所轄的領土之上,設立了不可世襲的地方官員,並且有了常備的軍隊。
也是因為如此,阿卜都拉不只是權力大張,昔班尼汗國的武力也得到了極大的增長。
因此,他有了給大明製造麻煩的想法。想讓這個龐大的鄰國,吃點苦頭。如果大明因為控制不了如此龐大的疆域而崩潰,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昔班尼的軍隊足有控弦十餘萬人,個個都是騎兵。
現如今足有五萬的昔班尼軍隊,到達了火站河邊的浩罕城。從這裡出發,他們不管是向東北的齋桑城,還是向東南的葉爾羌,都是相同的距離。
只是從浩罕到達葉爾羌城,要翻越蔥嶺,路途十分難行。不過他們要是進攻吳雲生所管轄的阿里瑪圖,就很方便了。
也是因為這樣,楊洪義一得到了訊息,便給吳雲生去了信提醒他注意。
可兩者之間的路途並不近,當吳雲生收到了楊洪義的信之後,沒多久就收到了阿里瑪圖被攻陷的訊息。
對於昔班尼汗國的愚蠢,吳雲生怒極而笑。自己受陛下之命,建起了齋桑城,卻不想被昔班尼汗國在背後給自己的防區捅了一刀。
阿里瑪圖這裡雖然不大,但是對於大明來說也是一個門戶。如果被莫班尼汗國佔去,齋桑城就沒了側後的掩護,隨時會受到昔班尼汗國的侵擾。這對於大明向西北發展的戰略,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萬一齋桑城失守,那麼更遠的新長安城就會因為無法支援而脫離大明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