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阿斯特拉罕的優勢地形,胡月鋒並沒打算退卻。
既然已經打到了這裡,就不能有任何的猶豫與遲疑表現。否則在這種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之下,他這支明軍的生存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其實胡月鋒的擔心有點多餘,他這一路以來戰無不勝,早已經在這賽因布拉特以及那些喀山軍隊之中豎立了偉岸形象。
胡月鋒一聲令下,明軍包括喀山人的軍隊便渡過了伏爾加河,上了阿斯特拉罕所在的這塊極大的沙洲。
阿斯特拉罕城中的沙俄軍隊,也早就看到明軍與喀山人的軍隊到來,但是他們並不擔心。
相對於之前的幾座城市,阿斯特拉罕的沙俄軍隊就精銳的多。他們要常年面對奧斯曼人的騷擾和進攻,想不精銳都不行。
但是有些事情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的,當明軍將數十門火炮擺出來的時候,城中的沙俄軍隊就有懵了。
什麼時候韃靼人能有如此多的火炮了?他們這些火炮比阿斯特拉罕城中的火炮多了太多。
還沒等城中的沙俄軍隊有反應,明軍的火炮便發出陣陣怒吼,噴出大股的濃煙與燒紅的沉重彈丸。
雖然城上也有火炮反擊,但是很快就被明軍陣營當中射程最遠的幾門火炮摧毀。
這種情況對於沙俄軍隊來說也沒什麼,他們的指揮官很快便做出果斷的決定,出城迎戰。
大批的俄軍騎兵,從另一座城門中繞出來,縱馬從側翼猛撲向明軍的火炮所在。
胡月鋒命令火銃兵上前,排列成方陣,面對著那些沙俄騎兵。
等對方到了一百步的距離,迎接這些沙俄騎兵的便是槍林彈雨。
那些沙俄騎兵們,象是撞到了一堵無形的牆壁。即使他們再用力衝擊,也無法抵抗明軍火銃的射擊。厚重的鎧甲鍊甲,在明軍火銃彈丸面前就象是紙糊的,紛紛被撕開。而甲冑後面的血肉,便濺開一朵朵生命之花。
生命之花綻放,沙俄騎兵們便也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最後時刻。一個接一個翻倒在地,匍匐於血泊之中。
沙俄騎兵的指揮官見勢不妙,急忙命令大家轉向,去襲擊另一側喀山汗國的軍隊。
可惜的是,喀山汗國的軍隊跟明軍合作的久了,多少也沾染上了一些強悍習氣。
面對沙俄的騎兵,他們並沒有退卻,而是迎面一排排的放著重型火繩槍。重型火繩槍的口徑很大,一旦被這東西的彈丸擊中,身上便是一個真·碗口大洞。
不過喀山的重型火繩槍雖然不弱,但是射速與明軍火銃兵無法相比,還是被最後的兩千餘騎兵衝入了隊形之中。
這些沙俄騎兵十分悍勇,即使許多人已經身上帶傷,他們也依舊咬著牙衝殺而沒有崩潰。此時衝進了喀山軍隊的陣列之中,手中的馬刀飛舞旋轉,盤旋出一圈圈雪亮的刀芒。而隨著刀芒飛濺的,則是無數的鮮血和碎肉。
胡月鋒揮手,命令一部分明軍前去支援,免得喀山人軍隊崩潰,讓明軍這一方也受到影響。必要的時候,明軍向著混亂的喀山軍隊開火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賽因布拉特也看出來胡月鋒的不耐之色,便極力的控制著自己手下的軍隊,去拼死迎擊沙俄騎兵。
就在明軍準備向著騎在馬上的沙俄騎兵開火之際,喀山軍隊也暴發出極大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