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明智秀滿的保證,德川家康是相信的。
如果對方想要最後給明智家報仇,若自己失敗,也一定不會暴露德川家康。只要德川家康沒有被織田信長所識破,就還有被德川家康弄死的可能。這與忠誠無關,而是利益結合。
德川家康對明智秀滿道:“明智君,你可謹慎行事,先派人探聽到虛實。不要輕易的出手,若出手便行雷霆一擊。”
明智秀滿點頭應下,而後倒退著出了房間轉身而去。
從京都到尾張國,距離算不上遠,也就是三百里不到。明智秀滿將自己所帶的人手分成了幾支商隊,從各個方向繞路進入了尾張國。
正逢盂蘭盆節,他們拉的車上裝了武器之外,上面都是香燭紙燈紙船之物,看著倒也像模像樣。
尾張國那古野城中,織田信長坐在室中,看著城外的曠野心事重重。
如今朝鮮戰事大失敗,他不得不考慮如何重新將東瀛整合到自己的手中。現在若是露面,便會陷入所有大名的攻訐之中,對於東瀛將來一點好處也沒有。
此時的那古野城中,只有他的數百名親衛,這就是現在手中的全部力量。
但是他故布疑兵,另一路人帶著車駕去了京都。這在整個東瀛的人看來,他織田信長就是去了京都。不管京都如何紛亂,他在這裡就不會受到打擾,可以從容佈局。
首先,織田信長要做的,就是將自己手中可以掌握的全部力量,都凝成一股繩。自己的家臣和大將們,都要回到自己的身邊。在這個迴歸的過程當中,便可看出誰更忠誠。若是不夠忠心,便不會聽從自己的命令。
而且織田信長如此做,也未嘗沒有抱著重新開始的念頭。當初他能在幾年之內就打下整個東瀛,他相信給自己足夠的時間一樣可以再次做到。
不過,他覺得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那些大名們就會求到自己的面前。因為明國一定不會甘心,他們對於東瀛的敵意,將會給整個東瀛極大壓力。這種強大的壓力,沒幾個大名會無動於衷。
若要帶領東瀛度過難關,他們必定會找個領頭人,或者說天塌下來時所需要的高個子。
至於東瀛的大名們嚮明國直接認輸稱臣,織田信長是不相信的。自從三百年前蒙元大軍遭遇神風,從而在東瀛慘敗,東瀛就不再懼怕大陸強國。
所以,織田信長最先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的安全。只要過了這段時間,在明國的壓力之下,那些大名便會乖乖的聽話。
但是織田信長千算萬算,都沒有算計到,會有人識破他的行藏知道他躲回了尾張國。而這個人還是他曾經的手下,明智光秀的侄子。
那古野城外的集市上,忽然多了不少的商販,還有一些趕集的人。
馬上就是盂蘭盆節,這樣的事情在哪裡都是一樣,並不值得引起注意。
明智秀滿挑了一擔燭,坐在一個魚攤旁邊,也不嫌棄這裡的腥味大。
“這天真的好熱,魚老闆能不能給我一口水喝?”明智秀滿對著賣魚的商販打著招呼。
“你自己出來難道不帶水的嗎?”魚販看了明智秀滿一眼,並沒有動的意思。
明智秀滿笑了笑,“我用一支香換你一碗水,這總可以了吧。”
“兩支……不,至少也要四支香才可以。”魚販一聽有便宜可佔,便露出不同的表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