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軍雖然兇橫,但在明軍的火炮面前,一輪炮擊都沒能挺過去就崩潰了。
明軍騎兵在李軒的指揮之下,分成了兩隊,各從一側向著倭軍包抄。
隆隆的鐵蹄踐踏聲,彷彿踐踏在倭軍的心頭一樣,使得眾多的倭軍惶恐不已。
倭軍都是步兵,他們根本就沒能跑出幾步,便被明軍的騎兵追近。
大明的騎兵有嚴格的戰法,一旦進入射程之後,必須要先放銃,才可揚刀衝擊對方的陣形。
因此倭軍奔逃之時,明軍騎兵也是如此做的。一陣彈雨過後,便將倭軍最後的殘餘僥倖心思打消掉。
由於之前的炮擊將倭軍將領都轟死,幾萬倭軍沒人指揮,已經成了沒頭蒼蠅一般亂撞。當明軍的騎兵衝過來的時候,他們基本上沒有了有組織的抵抗能力。
這時,最前一排明軍騎兵率先衝向倭軍,手中的戰刀在馬鞍旁斜伸,根本就不停留糾纏。
由於馬速極快,正面的倭軍會被踐踏或撞飛,而在馬鞍旁斜伸的戰刀便成了人頭收割機。即使削不掉倭軍的人頭,擦上也會在脖子上開條血口。
可這只不過是第一波攻擊而已,很快便有了第二排明軍騎兵衝擊而至,而後便是第三排騎兵、第四排、第五排……
大明的騎兵已經深得騎兵戰法的精髓,如同海上的波濤一般,一層推一層,一層疊一層,層層要人命!
自朱載坖收服了朵顏部之後,便得到了不少蒙古騎兵。這還不是明軍騎兵有如此戰力的原因,而是這些蒙古騎兵與識字的漢人騎兵互相總結之後,便使得當年成吉思汗的‘海子陣’戰法重現。
海子陣的最經典戰法,就是兩翼抱抄,擺如海子波濤,對敵陣層層沖刷突擊,使敵軍分崩瓦解。且己方的中軍不動,若動則須必勝。
只是明軍的海子陣與火器結合,中軍換成了火炮,使得明軍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還有一些明軍的騎兵並沒衝擊倭軍,而是在外圍遊走,不時的放銃將逃開的倭軍擊斃,使得這些倭軍根本就沒有逃走的可能。
羽柴秀吉雖然見機的早,但是也沒能逃遠,便被外圍的明軍騎兵小隊追近。而後幾聲火銃聲過後,羽柴秀吉與其親兵的馬匹便都應聲翻倒。
從馬背上摔出去之後,羽柴秀吉一頭便栽倒在一條小溪旁。也幸好如此,才沒被摔死。
可是後面的明軍早就得了命令,此戰不留俘虜。沒等羽柴秀吉回過神來,便有一道寒光一閃而過,使他頸血噴濺人頭飛落。
其餘親兵也沒能逃過,不過片刻便被明軍斬殺殆盡。
就在明軍騎兵正與倭軍激戰之時,後面的明軍火銃兵也已經趕到。遠遠的便有倭軍衝著明軍的火銃兵方陣奔跑過來,那是被明軍的騎兵嚇破了膽,連帶腦子都不好使了。
剛剛走進明軍火銃的射程之內,便被一輪齊射給打成了渾身冒血的破口袋。
戰事到了這個地步,根本就不用再說結果。七萬倭軍沒有一個能逃掉的,就算是活著的,也多半受了重傷不得動彈。
趙國忠與方大偉也已經來到戰場,看到眼前的情形,兩人誰也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