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國防部對於人馬的調派已經就位,就差一道命令。
方大偉在建州左近,監視建州女真的動向,使其不得不盡力。而李軒則陳兵鴨綠江邊,長白山西南。只有一個許遠,此時領兵在遼東半島上待命。
不要看許遠不聲不向,且沒有立過什麼功勞。當初朱載坖的第一任親軍統領之職,就是由許遠勝任。朱載坖對於許遠十分信任,而且幾乎等於是朱載坖看著對方成長起來的。在親軍之中,是最快接受朱載坖的新軍事思想的,也是學的最快的。
此次渡海作戰,朱載坖便指定了許遠為將。因為他知道許遠心思縝密肯動腦子,該大膽的時候決不猶豫,該細心的時候也不會莽撞。若說此人有什麼缺點,那就是喜歡讀書,讀各種各樣的書。
若非如此,朱載坖也不會如此信任許遠,這是一個帥才。
許遠年齡上比朱載坖還大了一些,但是做事沉穩有度。一接到國防部的命令,便立時整頓人馬,在遼東港外紮營。
遼東海港外的海面之上,各種大小船隻已經停滿,除了大明自有的艦隊還有許多弗朗機船隻。
胡宗憲的西洋艦隊押送了弗朗機俘虜到塘沽,便被國防部派了過來,連同弗朗機船隊,一同派上了用場。
其實完全可以徵用民船,但是為了大軍的安全,此次儘量使用大明的寶船鉅艦。
此次被派來指揮艦隊的,是王直的義字毛海峰。他對於倭軍的佈置最是熟悉,也熟悉海上的勾當,便在朱載坖的建議之下,被王直派了過來。
朱載坖透過對於毛海峰的重用,也變相的告知王直,自己對於對方的信任,王直只有感激。
毛海峰早就對東瀛看不上眼,他當初在王直剛剛獻土歸來之時,可是在軍中學習了一陣子,沒見少明軍做戰。而且他主要是在船上學習,對於海上戰列隊形、火炮運用、旗語等等也是熟知。後來雖然隨王直出海,但也一直有一支舊戰船組成的船隊指揮,在東洋的大海之上,沒有他的敵手。
就因為這樣,即使毛海峰是頭一次指揮如此大的一支艦隊,也並不慌亂。
他在碼頭上正等著許遠,遠遠的便看到一名年將領被數名親兵簇擁而來。
許遠也看到碼頭上的毛海峰,兩人接近之後,互敬了軍禮。
“海軍副將,毛海峰。”毛海峰自我介紹道。
“陸軍副將,許遠。”許遠很是穩重的道。
兩人互相看著對方,都驚歎於對方的年紀之輕。果然是能被陛下看重的,都不會年紀太大啊。
毛海峰率先道:“此次奉國防部的命令,全力配合你部,一同攻打濟州島。如今船隻已經就位,不知道許將軍何時可以準備好。”
許遠微笑道:“大軍就在港外,隨時都可以。只是有些馬匹與輜重,可要讓你們費心了。”
“說得哪裡話來,大家都是同袍,不必如此見外。”毛海峰面對許遠,有種如沐春風之感,便一擺手道:“若是沒別的事情,便安排先遣軍上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