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羽柴秀吉的報信,織田信長便也小心起來。
對於倭軍來說,一支萬人的騎兵是一支極強大的力量,這與東瀛的國情有關。在東瀛這種島國,一是沒有好的馬匹,二是多山。就象是之前被織田信長所敗的武田信玄,幾百名小矮子騎著矮馬,就敢稱為一代名將。最後還不是被織田信長騎著蒙古馬的騎兵所敗。
雖然織田信長也重視騎兵,可是東瀛的蒙古馬也都是王直運送過去的。王直當然不可能送過去多好的馬,雖然比東瀛自產的矮馬好些,但質量和數量都無法與女真騎兵相比。這也是為什麼,東瀛的上千騎兵被女真騎兵打的幾乎全軍覆沒的原因。
如今的朝鮮只剩下寧安道與咸鏡道,雖然已是最後兩道,但是要在這麼大的地面上,找到萬名騎兵,也是大海撈針一樣的舉動。只是織田信長卻極為謹慎,給羽柴秀吉傳令,令其不得冒進。
東瀛現在是客軍作戰,勞師遠征。戰事一旦出現反覆,便會導致前功盡棄。東瀛一場也輸不起。
兩路倭軍紛紛派出前哨,寧肯減慢了速度,也不想疏忽大意。從這裡也能看出倭人的認真與細緻,很是精細。
功夫不負苦心人,不過數日,便有哨探傳回來女真騎兵的情況。曾有人見到兩萬左右的女真兵馬,從會寧城向南而來。
得知女真兵馬之中,還有一萬火銃步兵,織田信長的眉頭便皺了起來。
只是一支萬人女真騎兵,就已經讓織田信長頭疼。現在居然還有一萬火銃步兵,這樣的陣容就不只是彪悍了,而是很強。要知道朝鮮守軍的戰力與女真人是不能相提並論的,而且這支女真人馬還是步騎結合,就更不一樣了。
到了這個時候,織田信長與羽柴秀吉便知道,他們現在主要的敵人已經不是朝鮮軍,而是女真兵馬。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句話已經傳入了織田信長的耳中,在他看來大陸級的戰爭所流傳下來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
東路與西路倭軍全力派出哨探搜尋,終於在寧邊城外,發現了女真人的痕跡。
種種跡象表明,女真兵馬的大營,就駐紮在了距離寧邊城不遠的位置。
羽柴秀吉親赴東路軍大營,去向織田信長請示。
織田信長在行營之中接見了羽柴秀吉,“猴子,若是我們東瀛軍連這支女真軍隊都打不敗,我們也不必再提攻明之事。”
聽到織田信長如此說,羽柴秀吉連忙道:“主公,這些女真人雖然藏的深,但我們依然找到了他們。只要知道了他們在哪裡,便可定下針對女真人的計謀。大軍作戰,也不是全靠勇武。只要我東瀛佈置得當,還怕他們這些女真蠻子不成。”
“或許吧。”織田信長兩眼盯著朝鮮地圖道:“女真人也很狡猾,猴子,你還是不要輕敵的好。不過,你這一提醒,我倒是有了點主意。你現在的兵鋒已經接近到了寧邊城,可以派出一部分人前出,以為誘餌。這些人要多帶拒馬。一旦女真騎兵出現,肯定不會坐視,而是要削弱我軍,半滅掉朝鮮殘軍。所以他們會在寧邊城將破未破之時突襲,你一定要小心。”
“主公的意思是……先派出去的我軍人馬為餌,而後佈置後手。只要女真人一露面,便可合圍剿滅之!”羽柴秀吉猛的睜眼道。
織田信長點點頭,很是嘉許的道:“正是此意。我再讓你帶走兩萬人馬,湊足十萬人,你可有此信心。”
羽柴秀吉大喜,急忙點頭道:“主公放心,我定不會讓這些女真人逃出生天。只是主公這裡少了兩萬人馬,還是要注意安全才是。”
兩人定下此計之後,織田信長便給了羽柴秀吉兵符,命其領兵回到西路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