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寡人有病 > 第367章 劃分四省

第367章 劃分四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戚繼派出了四千騎兵去追殺莽應龍,一直追到了欽山一帶。

莽應龍帶著自己的親兵,翻山越嶺而逃,以為就能逃過明軍騎兵的追殺。可惜明軍騎兵得到了戚繼光的死命令,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莽應龍。

明軍騎兵只留了一千人看守馬匹,其餘三千多人帶著火銃便進了山。

越過了欽山,便是那加山脈。再往西面就是阿洪王國,其國北面與烏司藏隔山相望,也是大明的屬國之一,後世稱之為阿薩姆。

莽應龍一路西逃,就是想去阿洪王國再打江山。

可惜明軍並沒放棄,而是緊隨其後。在莽應龍將要進入阿洪王國之前,將其堵在了一條山谷之中。

兩方苦戰了數日,莽應龍的親兵死傷殆盡,而後莽應龍才以佩刀刺心而亡。

莽應龍此人可算是一代梟雄,曾經建立了一個大國。只是此人自我膨脹的厲害,受到弗朗機人蠱惑招惹了大明這個龐然大物,這才是自取滅亡。

明軍將莽應龍的人頭割下,用石灰醃了送回洞烏城。

戚繼光知道之後,便命人帶著莽應龍的頭顱傳於原洞烏所侵佔的各地。

自此,許多曾經支援莽應龍的同族都被震懾。而那些被莽應龍所迫害過的地區,則紛紛表示歡欣鼓舞。大明的國威之盛,也在中南半島深入人心。

朱載坖請來內閣諸臣,商議對於中南半島的安置穩定之策。

徐階沒想到,前後用了大約一年時間,大明便將洞烏安南諸國剿滅平定。如今大明的國力,怕是立國之時也遠遠不如。

“陛下,此地廣大蠻荒不易治理。其民野性難馴,恐又復叛。如今設定州縣,怕是不能長久。依老臣之見,不如尋訪其各國曾經王族,立其為藩屬,以為我大明屏障。”徐階是不想管那種邊荒之地的,他又接著道:“且此地戰亂方平,民間必是青黃不接。我朝剛息大戰,耗費錢糧無數,也沒有如許的糧食賑濟災民。且此地多山崎嶇難行,就是朝廷有糧食,也難以運送過去啊。”

高拱早就得到了朱載坖的授意,自然要提出反對意見。

“陛下,臣以為徐閣老所說不妥。”高拱指著朱載坖面前的地圖道:“此地靠南,一年三熟,何用朝廷糧食接濟?而且此地本就是我大明的三宣六慰轄地,如今既已舉兵奪回,安有拱手他人之理。徐閣老覺得此地民風不馴,難以安撫,不過是因交趾舊事罷了。當年成祖打下安南設交趾郡,後其復叛事出有因。其時交趾親民官自以為邊荒之地,無人監察其貪瀆之事,便大肆搜刮激起民變而至復叛。若陛下派監察司常駐其地,以視官員不法事,必無人敢虐民。民生既興,復叛何為?除此之外,又有我大明艦隊遊於海上,何來交通不便之說。”

徐階沒想到,高拱有這許多道理在等著他,不由得老臉發熱,“此地雖名為我大明之土,然其地所居多為生番。治之不易,需費大力氣才可。若朝廷財政可負擔,老臣自無異議。”

這就是給自己找臺階了,顯得徐閣老一心為公。

呂本此時也拱手道:“陛下早已派李天寵帶所選官員前往,想必對此早有定見。如今中南地區劃分州縣,併入我大明直轄已是定局。臣以為,可將原有的宣慰司盡數撤去,並免其土司世襲之制。而後劃分為四省之地,並置州縣即可。”

“此事並不容易。”徐階此時又道:“若是去其土司世襲,豈不是又要造反?這戰亂剛剛平息不到兩月,豈可行此如此莽撞之策。”

“徐閣老且莫著急,就是因為大戰剛平,明軍揚我天朝神威。此時取消土司世襲之制,才不會有所反覆。”呂本笑道:“而且,大軍鎮守於其地,若是這些土司敢造反,反掌之間便可抹平。”

朱載坖點了點頭,單手一擺道:“諸卿所言都有些道理。朕派將士遠征不臣,便是要為我大明爭取未來之安定。安南洞烏既滅,其地又處南方,四時皆暖。若處置得當,不啻於又一個魚米之鄉。只中南一年三季糧,便可保我大明再無饑饉憂。就憑此一條,中南之地便不可棄之。”

“陛下心懷萬民,老臣不如也。”徐階立時輕輕一記馬屁送上。

“閣老也是穩重之言,只是過於穩重便難開拓。”朱載坖又看向呂本笑道:“這中南之地,呂閣老說可劃為四省,不知是如何劃分?”

呂本急忙躬身道:“可分為安南、緬甸、暹羅、滿剌甲四省。臣是以已亡諸國為其基本,此諸省皆以地理山河之便利劃分,以便於管治。陛下可看中南之圖,一觀便知。”

朱載坖轉頭看向一旁擺放的中南地圖,依呂本所說,按山脈與河流的走向,可大致劃分四省。

“陛下當派監察司進駐四省,以使四省官員廉潔奉公。如此,我大明在中南之地統治便可無憂。”高拱補充道。

徐階這時也要表現,便拱手道:“其民當行教化之策,使其知書守禮。待聖賢之理深入民心,其地便為永固之土。”

朱載坖點了點頭,“你們說的這兩條也不錯,一個是對官員的監察,一個是對中南百姓的教化。安南為我中國舊地,歷來寫漢字讀漢書與中國無二。可使大儒赴安南講學,鼓勵安南諸學子興教於暹羅、緬甸、滿剌甲三省。若學有所成,當入科舉。”

不要認為儒家教化很失敗,其實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武力保駕護航。一旦中原王朝武力強盛之後,在某地形成了統治,儒家文化便會一躍成為主流文化。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讀了儒家的聖賢書可以做官。做官的好處數不清,但凡有點上進之心,便會去讀儒家經典,好來當這個官。

如此一來,我儒家文化便也度了過去,並形成一個迴圈。

“陛下,前有海外四島之地,今又有四省新立,朝中又分為十一部七司。如今朝中缺人啊。”徐階不由的嘆道:“缺很多人。”

朱載坖看向幾位閣老道:“徐閣老說的不錯,朝中官員不夠。距前次科舉已經兩年了,明年便是大比之年,可再增加錄取之人。諸位以為如何。”

“臣等並無異議。”三位閣老同時道。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