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看著眼前的兩人,不由得暗笑。自己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只不過是比你們多了幾百年的見識罷了。
“嗯,既然你們兩人不反對,朕便這麼定了。”朱載坖笑道:“朕任命俞大猷為總參謀部總參謀長,任命楊博為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俞大猷總攬軍中全域性,而楊博則主管軍中行政之事,你們兩人可不要讓朕失望。”
楊博這下子成了俞大猷的副手,心裡多少有點不高興。雖然臉上沒有表現出來,但是並沒說話。
“陛下,臣如今只不過一名武官而已,不知參謀部成立之後,如何做到陛下所說的參謀內外戰事?”俞大猷還是不擅長這個,也有點不清楚如何著手去做。
朱載坖點頭道:“俞卿所說的,確實是個問題。但此事也不難,皇家軍事學院,今年該有一批學生畢業了吧?將他們送去下面的軍中,先從伍長做起。等過個兩三年,便可提拔有才幹之人。在此之前,可從軍中抽調擅戰之武官,在參謀部成立按地域劃分的各參謀科。命其研判對應地域的用兵形勢,以備參考。”
俞大猷恍然,“臣遵旨!”
朱載坖又看向楊博道:“楊卿,莫要以為軍中行政之事職責不重而疏忽,若非俞卿有遠逐俺答、削平叛軍的重大戰功,他豈能居於你之上?朕希望你們二人齊心協力,將參謀部支撐起來。”
之所以這麼說,朱載坖怕楊博將俞大猷給架空。楊博是進士出身,在官場混了多年,深通權謀之道。而俞大猷則是混跡於戰場,鬥心眼耍手段根本就不是楊博的對手。如果楊博有心,很輕易的使能將俞大猷玩弄於股掌之間。
朱載坖雖然是溫言相勸,但是也包含著警告。
楊博心中一凜,急忙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不敢亂來。定會助俞將軍,將這參謀部辦好。”
俞大猷也看出點什麼來,對朱載坖躬身道:“我等必定一心於國事,不敢辜負陛下苦心。”
“還有軍中錢糧之事。”朱載坖笑著點頭道:“軍餉便交由各地的銀行核發,衛所可自行去銀行領取,支取明細公佈于軍中。糧則由衛所去所在之地州府糧庫,支取當月的糧草。定額髮放,知州不得挪用刁難,計入州官外察。如此一來,豈有人再敢剋扣刁難。”
俞大猷與楊博兩人都鬆了口氣,此事只要陛下發話,便等於板上訂釘。
將成立參謀部的這件事解決,六部尚書便少了一位兵尚書。不過朱載坖又沒有強迫症,非要湊六位尚書幹啥。
若不是因為幾場戰事,朱載坖還不見得能下定決心成立總參謀部。
此外,朱載坖將王崇古從遼東調回京中。有些事情,朱載坖要交給王崇古去做。
而張元德,也已經得到了朱載坖的旨意,兩樣趕回京城。
朱載坖又是同時召見兩人,這次是海上之事。
張元德與王崇古行禮之後,都看向朱載坖,也不知道這位大明中興之主,又有何事吩咐。
“元德,四省的百姓遷徙的如何了?”朱載坖先看向了張元德。
不敢怠慢,張元德急忙回道:“啟稟陛下,四島之地,如今已經移民一百二十餘萬。臣將這些人按每島三十萬人劃分,都已經在當地安置,並已經建起官衙。”
朱載坖點點頭道:“非常好,元德做事越來越老練,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