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又給遼東去了信,讓顧承光想辦法,從遼東搞一批戰馬,送到皇莊。
自己的親軍初建,除了火器步兵,還要有騎兵配合護持才行。
戰馬這東西非常的敏感,而且朱載坖要的不是一匹兩匹,而是至少數百匹才可以。
如此多的戰馬,放到京城附近,那可就不是小事情了。
為此,朱載坖便放出風去,求購良馬。
另外派人,在皇莊附近購了一塊地,修建馬廄和跑馬場。
除了這些事情,還讓孟衝去採買獵犬。什麼蒙古細犬、川東獵犬、山東大狗、藏獒之類,養了十幾條。
做這些事,表面上看就是一個紈絝子弟在不務正業。但實際上,朱載坖就是以此來掩人耳目。以便將數百匹的戰馬,光明正大的養在自己手裡。
沈一貫被召到了皇莊,等著朱載坖的接見。
當沈一貫再見到朱載坖的時候,差點沒有認出來這是裕王。
只因為朱載坖這段時間,自己親自帶著親軍,每天摸爬滾打的一起訓練。人不但瘦了一些,而且還曬的黑了許多。
不過,這對朱載坖也有好處。他一直在服用李時珍給開的藥,再加上一定強度的五禽戲鍛鍊,還有體能訓練,人也顯得分外精神。
若是仔細看,身上少了一種富貴人家子弟的萎靡之態,多了精神幹練之形。
“殿下近來安好。”沈一貫見到朱載坖,愣了一下立時問好。
朱載後笑著擺手,“倒是身體強健了些,不足掛齒。倒是你那裡的大明報社,辦的如何了?”
說起這個,沈一貫不由得露出一絲苦笑道:“現在倒是每十天印一期,但是肯為大明報寫文章之人太少。主要是大明報上,很多都是商賈的買賣訊息。那些儒生便覺得,將自己的文章與商賈的訊息一起登出,便降低了讀書人的身份。就是偶爾有人寫文章,也不敢用真名署名,實在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聽到沈一貫如此說,朱載坖想了想,還真是如此。不過筆名什麼的,倒是居然出現了。
其實筆名這東西,早就已經出現。自有了話本故事開始,就已經有作者開始用筆名。總之是,讀書人為了生活寫這些非是經學專著的書,便有點難以見人之感。因此便另起名號,搞出來個筆名。
考慮到要讓報社正常運轉,保證收取的費用與支出平衡,朱載坖也並沒有大筆的砸銀子進去拔苗助長。只是讓沈一貫繼續穩定的將大明報發行量搞上去,擴大訂閱量。只有訂閱量上去了,才會有廣大的閱讀基礎。
現在大明報只是刊登一些商賈買賣,什麼大宗貨物面談、某某店鋪優惠、某某飯館用餐贈酒之類的訊息,倒也很接地氣,擁有了相當一批穩定的讀者。
“你幫我登一條訊息,就說裕王求購良馬,縱非千里之駒亦可。亦招募懂得相馬養馬之人,月俸十兩起。”朱載坖對沈。
沈一貫驚訝道:“殿下何必如此,太僕寺便有良馬,專管皇家車乘,只要跟太僕寺行文便可。”
朱載坖搖頭道:“太僕寺的馬算了,好馬剩不下幾匹。大多都被這些傢伙給換成了劣馬,不堪用的。我若向他們要,怕是反倒會被責難。”
“殿下原來是擔心這個,那也簡單。大明報多是商賈在看,這些商賈可都是有辦法弄來好馬的。”沈一貫點了點頭,很是肯定的道。
其實用不著這些商賈,朱載坖也能讓遼東送馬過來,只是那就太顯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