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朱載坖一時不知道說啥才好,有些無語。
可能是覺得有些歉意,楊大郎主動上前陪笑。
“殿下,小的兒子已經在皇莊入學,這讓小的感激不盡。”楊大郎看朱載坖的面色不大好,便想岔開話題。
但聽到楊大郎的話,朱載坖也只是點點頭,心情太差啊。
何林和其他的一些工匠說到孩子,便一個個的眼中充滿希望,大家一下子就熱烈起來。
“說的對,要不是殿下,我可捨不得送孩子去上學。給老師的束脩,都夠我家過半年的。”
“誒,你這麼說就不對了。殿下給咱們取消了匠籍,讓孩子讀書是為了讓他們讀書光宗耀祖。”
“我家那小子,才讀了幾天書,就開始對著老子講道理。”
“哎呀呀,簡直一模一樣。居然看不起他老子不識字,回家還敢讓我認字!”
這幫工匠議論不休,卻不知朱載坖的目光越來越亮。
他突然兩手一伸,向下虛壓了壓,在場的工匠們便是一靜。
朱載坖掃視了一圈,目光從這些大老粗工匠臉上滑過,“你們送孩子讀書,應該知道想讀書很是不易,更知道讀書是好事。所以本王決定,讓你們也去讀書識字。”
這群工匠都驚呆了,統統張大了嘴巴看著朱載坖,眾人的目光幾乎都沒有焦距。
殿下這是玩的哪一齣?
別說這些工匠,就是田義和孟衝這兩個侍候在朱載坖身邊的人,也無法理解。
轟!
一下子人群便炸了鍋,大多數人的表情,都是愁眉苦臉。
“殿下,讀書是孩子們的事,我等都上了歲數,可讀不了書啊!”
“確實如此,我們這年紀讀書,怕是讀成,也直接就讀到棺材裡去了。”
“小的對殿下實不相瞞,一讀書,小的就會頭暈眼花,再讀,恐會嘔吐暈厥。”
反正這些工匠寧肯賣力幹活,對於讀書都是百般推脫。
朱載坖才不管這些傢伙說什麼,他早就想好了主意,讓工匠讀書這件事,誓在必行。
“都住嘴!”朱載坖狠狠瞪了這些工匠一眼,等他們安靜下來才接著道:“不想讀書也可以,工錢減半。但是有一點,凡是肯讀書的,都可以每天發讀書補助一百文。當天下工之後,都要讀書識字一個時辰,作坊裡管一頓晚飯。每月考一次試,凡是當月所學的字寫不出來的,便要扣十文錢。一期半年,如果學不會,接著再學半年。”
想治這些厭學的成年人,簡直是不要太簡單。朱載坖前世讀書雖然也不是那麼勤奮,但是在家長老師的圍追堵劫和威逼利誘之下,也一樣很快就放棄抵抗。
另外,朱載坖的心中居然有種報復的爽快之感。當年被強加於自己身上,自己又強加到了別人身上,這感覺簡直要飛起。
旁邊的孟衝卻皺著眉頭,掐著手指替朱載坖算帳。
讀書補助是不是給的太多了?要是考試的時候,某個工匠有一個字不會寫,才扣十文錢。那每天至少這工匠要學會十個字,才能保本啊。
反對是沒人敢反對的,朱載坖一走,這作坊裡便只剩下一片敗犬一樣的哀號。
朱載坖並不是一時興起,他這麼做,有著更深的意義。
工匠們的技能傳授,向來是言傳身教口傳心授。就是有些書籍有對技術的記錄,也是文人的之乎者也語焉不詳,讓人讀起來艱難晦澀。
在朱載後看來,這是一大陋習。將歷史上許多原本早就有了的技術,都給弄的又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