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在府中並不知道這些,他此時又一次接到王直的訊息。
王直派人傳信,說倭寇首領徐海的身邊,多了一個叫羅文龍的座上賓。羅文龍此人,王直也曾見過,只是並沒什麼交情,據說與朝中的大人物有往來,請朱載坖留心此人。
朱載坖當然知道,羅文龍一手支撐起的景榮錢莊。只不過景榮錢莊事情不順,基本上被裕成銀行給拿捏的動彈不得。
此人是嚴世藩的朋黨,也與景王有些瓜葛。有一陣子沒有此人的訊息,卻原來去了海上,又和倭寇首領徐海混在一起。
王直再次勸說朱載坖,將徐海此人收於麾下,並陳說厲害。
為什麼王直會一再勸說朱載坖,其實與王直自己的利益也有很大的關係。
徐海帶著倭寇在東南沿海,不斷侵擾沿海各省,劫掠地方百姓。當然不只是這樣,徐海還在海上扣押來往船隻,收取抽頭。
所謂抽頭,就是按船上的貨值,收取買路錢。
這和搶掠也差不多少,只不過是個細水長流的買賣。
儘管徐海曾經是王直的手下,但是徐海一樣對王直的船隊毫不手軟。王直幾次想帶著自己五峰島的人馬,去剿滅徐海。可是又怕兩敗俱傷,損了自身的實力。
因此,便想讓裕王朱載坖出面,將徐海招攬到手下。如果事成,徐海就又成了自己人。以王直的實力,和最早投奔到朱載坖手下的資格,照樣還是壓徐海一頭。
如果運作的好,王直或許還能吞了徐海的勢力。
朱載坖對此建議並沒急著回信,他已經看出來王直的用意。這個大海商,打的一手好算盤,又是借自己的勢,又想謀取海上巨利。雖然野心不是太大,但長此下去卻不是辦法。
徐海與羅文龍在一起,這個訊息也引起了朱載坖的注意。這說明嚴世藩將主意打到了倭寇的頭上,也不知道他是什麼目的。
而且,這個羅文龍與景王也認識,要說景王不知此事,也不大可能。
剛剛從景榮錢莊離開,便去了倭寇徐海那裡。朱載坖有些不解,但覺得背後應該是嚴世藩與景王的意思。
忽然,朱載坖想到,胡宗憲身為東南巡按,督辦剿倭一事。而胡宗憲在明面上,也是嚴世藩的黨羽之一。
將這一點聯絡到一起,朱載坖便明白,羅文龍投奔徐海,胡宗憲應該是知道的。
想通了這個,朱載坖就是一怔。王直勸自己收徐海為手下,只怕景王與嚴世藩或許也是在招安徐海。
心裡掂量了一下利弊得失,朱載坖還是放棄了主動招安徐海的打算。
徐海此人惡貫滿盈,收留這種人,就要有成為靶子的覺悟。而且嚴世藩與景王的意圖不明,貿然插手,不是辦法。
此事想明白之後,朱載坖這才給王直回信。
主要是讓王直與胡宗憲聯絡,問一問羅文龍投奔徐海的目的。還有一件事,便是讓王直派人去探索小琉球島,也就是後世的臺島。
對於小琉球島,朱載坖誓在必得。此地是一處要地,一但將來大明開海,小琉球島就會成為海上的要衝。
此地南接呂宋,北控朝日,西南可達南海諸國,最重要的是直指大明腹心重地。若是沒有小琉球島的話,大明隨時都會面監海上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