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急忙答應,小跑著去傳旨。
不到兩刻時間,三位閣老便從內閣來到西苑養心殿。
“陛下,不知為了何事,召我等前來。”嚴嵩身為首輔,自然要領頭髮問,“臣等,當為陛下盡力參詳撿遺補缺。”
嘉靖一邊思索,一邊向三人招了招手,吩咐黃錦賜坐。
“朕覺得,這十數年來天下時有亂起。西南諸族不服王化,抗拒改土歸流。而中原腹心之地,也是連年災荒。更有南倭北虜,對我大明侵擾不已。”嘉靖很是憂心的道:“這些半是天災,還是一半禍事是因人而起。但朕發現,歸根結底,還是我大明的賦稅太少,國用不足啊。”
徐階和呂本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沒說話,並不明白嘉靖的意圖。
嚴嵩最是瞭解嘉靖,便道:“陛下此言,似乎有意加稅?此事怕是有些波折,但臣等定會穩妥行事。只不知陛下想要以何等名目加稅,也好有個章程。”
呂本這人,最看不慣嚴嵩這沒骨氣的樣子。陛下說加稅,你就要幫著立名目下章程,難道都不知道勸阻一下嗎?
“如陛下所言,這天下已經如此多災多難,為何還要加稅。”呂本拱手道:“如此一來,豈不是雪上加霜。若是有刁民造反,便又會引起動盪啊。”
嘉靖笑呵呵的看著呂本,一擺手,“呂卿所言甚是,但朕並不是要從百姓身上加稅。嗯,甚至不是加稅。”
“陛下莫非另有高明主意?”呂本有些不明白了。
不只是他,就是嚴嵩、徐階兩位閣老,也同樣一臉的疑問。
“勳貴。”嘉靖點頭道:“大明勳貴之家世受國恩,但他們卻多有田產不納賦稅,更有無數的百姓爭相投獻,使名下田產增加,益發的減了朝廷的稅收。”
徐階眼中一亮,“陛下的意思,難道是從這些勳貴的手中收取賦稅?”
“若是如此,不失為一條良策!”呂本擊掌道:“他們這些勳貴,一出生便是錦衣玉食,少有體會民間疾苦,無所事事尤如蠹蟲。與其免勳貴的稅,不如免去一些水旱之地的百姓賦稅。”
嚴嵩老眼看了呂本一眼,才道:“陛下的主意是好的,只是國朝勳貴之家不過百十,就是收取了他們的賦稅,也無多少補益。”
嘉靖笑道:“正如呂卿所說,勳貴受國恩而子弟多為無所事事之輩。收取爾等的賦稅,能有小補亦可了。你們可還有異議?”
“老臣沒什麼異議,就如陛下所言。”嚴嵩道。
徐階自然也沒什麼意見,隨大流就好。
呂本則是表示支援,“陛下聖明!”
三位閣老回到內閣擬個章程,將取消勳貴免稅的理由分說明白,便送進西苑。嘉靖這次的效率分外高,很快就有批覆出來。
次日,便由三位閣老在朝會上拿出來章程,由眾臣審議。
朝堂之上,都是文官的聲音大。這些文官素來與勳貴們不對眼,自然一通爭執過後,便順利透過明發天下。
滿朝堂的文官,都覺得打了一場大勝仗,又為這天下黎民爭得了一分利益,格外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