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世界融合之前,這個程度就已經足夠人類成為永生不死的族群,但此時此刻,毫無可能性。
艾梵瑞爾到來之前,地球上的任何一種已知生命,都沒有表現出所謂“靈魂”的存在證據,諸如“魂能”這樣的猜想,就完全是浪漫主義的幻想。
但是世界融合之後,就如憑空而來的魔力一樣,靈魂也來了。
黃曉筱的克隆體們不足以成為她的同伴,被她放棄在了居住有數十年的行星上,從今往後,克隆體是存活下來,慢慢在大自然中繁衍生息,還是迅速滅絕?就此無人知曉。
對此,黃曉筱已經不關注了,她要重新踏上旅程了,多年前曾有來自地球的探險家路過這裡,新的傳送法術令新一代的人類,更快地抵達了更遠的地方。
黃曉筱要先去學會新技術,然後改造自己的座駕,茫茫宇宙,總有懂得“魂能”的存在!
關於“魂能”,它的提出者,此時終於摸到了門檻!
多年的交流中,戚遠親自與伯嶽和豎芫創造了新的生命種族,伯嶽和豎芫對於魂能雖然沒有清晰的認知,但他們自身的特殊生命形態,令他們具備直接觀察魂能的能力。
藉助這樣的便利,他們才能幹涉魂能的存在狀態,從而賦予許多原本不可能屬於生物範疇的物質以生命!
戚遠根據他們提供的描述,經過無數次嘗試,終於抽象化地將魂能轉變為了多達三千個數學公式模型的表述方式。
其中幾乎涉及到了所有已知的學科門類,它們全部都被戚遠轉化為了數學問題,加以總結歸納。
當戚遠親眼看著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在大地上快樂地奔跑時,他由衷地感謝蒯教授、感謝所有先賢前輩!
是他們壘起了萬仞高臺,使自己有機會更進一步!
如果沒有數學的發展、沒有數學的思維。
戚遠相信,自己哪怕是個全科天才,都不可能把高分子材料學和基因工程統一起來、不可能把量子力學和有機超導聯系起來、不可能把資訊工程和熱電轉化同步起來!
這一切,是充滿符號的數學,轉變了萬千語言和表達,才最終聯系在一起的。
數學的世界裡,它們統統只是符號和數字的邏輯而已!
收獲良多的不僅僅是戚遠,其他幾位參與者同樣有了巨大進步,豎芫堅決自稱為“科學家”,他覺得這是比星海之民更能體現自己志趣的稱號。
他要藉助自己可以直接觀察到力的形態的優勢,去洞悉宇宙運動的終極奧秘,作為一個獲得了自我意識的天體,他最大的迷惑,就是宇宙中數不盡的天體到底在圍繞著什麼轉動?
是什麼存在擁有那麼大的力量,能夠掌控無數光年範圍內的無數存在?
豎芫認為自己獲得意識,就是從脫離了宇宙帶給他的引力牢籠開始的。
如果他想獲得更多的同類,或許就需要幫助那些天體也離開固有的引力場?
但是豎芫不敢輕舉妄動,如果天體們都活了,大家四處亂跑,會不會使得整個宇宙引力紊亂,最終毀滅?
所以他要首先尋找那個“最中心”的點,看一看那裡到底是什麼。
戚遠則預備再次嘗試人工智慧的創造,這一次,他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