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曾經的牛頓,最終選擇將問題交給“神靈”,到了那個時候,他已經無所謂進還是退了。
或許有些人會講,“神靈”即便沒有現身,你也無法否定祂的存在。
這話是不錯的,但“神靈”是否存在與此區區凡物有什麼關系呢?
作為人類,“神靈”存在與否,影響人們認識世界嗎?祂在與不在,世界就不一樣了嗎?
人類無論對“神靈”有什麼解讀或者期盼,那都只是人類自己想的,人家憑什麼跟你想的一樣?
所以對於蒯教授、黃馨他們來說,“神靈”在與不在一個樣,不出現就不管,出現了就研究,那和一塊石頭、一滴水並沒有不同,最多不過是名一樣,成份不一樣罷了!
黃馨她們所珍視的,是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每個人的思想,每個人的行為。
如果因為黃馨封神,那些諸如“自強”、“自信”、“愛人”、“愛己”的良好品德就從人類本身消失,轉而必須由祂這位現世神祗來賦予的話,那麼祂必然是不肯的。
對於祂來說,每個人都應當可以自由選擇,包括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終所追求的成就。
例如成為“神”,每個人都應當有那樣一條起跑線,有那麼一個機會,而自發聚集到黃馨手中的權柄,顯然會將人們的一部分機會收走。
對於黃馨來說,這就是不可以的,她最終做出那樣的選擇,也就在情理之中。
戚遠一瞬間就想到了,他不知道怎麼開口,因為還有更多想法在後面湧上來。
如果黃馨沒有拒絕那權柄,祂會不會是比強大神力更厲害的偉大神力?
如果祂成為了偉大神力,驅逐夢蛹是不是就不用造成祂自身的消失?
如果祂沒有拒絕,那些很多人本就不具備的情緒所化作的權柄,真的就會給地球附近的人類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嗎?
就算黃馨放棄了權柄,地球人又有多少可以成就神祗的機會?依舊是約等於無的吧!
“我大約知道她為什麼那麼做,但不知道……”戚遠搖著頭,他自己是絕對無法做出黃馨這種選擇的,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愛己還是要多過愛人的,要戚遠為了一些不相幹的人,付出那麼大的代價,除非他當時腦子不清醒。
就像沖向埃蓋馬尼時那樣,除了要為如黃馨、曾理、顧溱、崔萌萌等等熟悉的人爭取時間,更多的還是一時沖動。
可是沖動一次還行,為那一次沖動就到生死邊緣遊走了多少次的戚遠,基本上很難再有那樣的選擇了。
更何況,地球上他的熟人越發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