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戚遠明白了,地球的引力確實變化非常小,至於原因,戚遠想到了那位土元素,庇利伊萊斯。
他們到底生活在什麼地方?以什麼為生?難道吃土嗎!
“這麼多年,你們有沒有見過一個土元素種族的成員?他們非常特殊,只要見過,應該就會印象深刻。”戚遠問道。
只要土元素種族與地球人類有過交流,那就一定會被引為奇觀,那可不是地精、半身人、精靈,那很可能是炭基生物以外的物種!
那是無數科幻作品,想象中的外星人的最大熱門!
“庇利伊萊斯,我聽你嫂子說過。”曾理盯著似乎運動很緩慢的地球,語氣掩飾不住地遺憾:“我這些年都在關注這個土元素種族,但是再也沒有訊息了,應該是沒人見過。”
“你說他們,會不會住在地底,現在的地球,會不會有一個地下世界?地心和地表,中間有一層空的?”戚遠有些興奮。
曾理同樣如此,不過這個事情不一定非要在太空討論,回到地球上,完全可以驗證一番!
“回去再說!”
這是一個大發現的時代,新成果必然層出不窮,所有科研人,都有幸可以長時間保持興奮!
重新回到地面,他們出現的地點距離出發時的廣場,偏移了大約十公裡,這已經十分精準了。
類似這種心算能力,曾理確實只能羨慕,評價戚遠為天才,毫不誇張,哪怕在人群裡已經十分優秀的曾理,也做不到這樣的事情。
天文級別的計算量,完全依靠一個人,心算得出結果,哪怕他擁有著一切已知常量,出發時的一切資料。
這樣的能力,都只應該出現在想象之中,但是曾理偏偏就看到了活生生的戚遠,這種事情,如果嫉妒,那隻好嫉妒到死了。
只是天才也做不到“全知全能”,天才也不過擅長某一方面,有可能當天才把注意力放在另一個方面的時候,他就多了一個擅長領域。
但時間永遠都是一視同仁的,不能突破壽命的限制,天才也沒辦法肆無忌憚地去擅長每一件事情。
第一次進行太空實驗,所有人都還等在廣場上,這不像以前,運載火箭發射衛星、空間站,從準備發射到進入預定軌道,再到情況穩定,期間要花費短則一天,長則數天的時間。
有了奧術,有了傳送,順利的情況下,兩個新晉的“宇航員”應該會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回返。
事實也是這樣的,在忐忑中等待的眾人,於戚遠和曾理回到地面的第一時間,就得到了試驗成功的訊息。
頓時歡聲雷動,這一次成功,意味著科學與奧術,將徹底開啟宇宙征程,更加宏大的舞臺,已經為人類、為所有地球上的智慧生靈,拉開了序幕!
如果自然之神在鬥爭中不敵夢蛹,地球生靈也不必絕望地坐以待斃,離開成為了可能!
“慣性作用有點明顯啊!”戚遠身體後仰,他們回到地面,所面對的方向是地球此時公轉向前的方向。
在太空中,兩人的速度有所降低,毫無緩沖的落地,慣性就體現了出來。
曾理回應道:
關於太空中阻力變大,真空更加不“真”的論文和相關資料,都是發表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