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飛船我聽說過!”歐斯彭興奮地插話:“我們一起造吧!然後一起遨遊星界,我還沒有去過!”
艾梵瑞爾主物質位面的生靈想要前往星界,沒有傳奇以上的級別,根本想都不要想,傳奇以上也還要施法者開啟通道,行動之時更是倚仗傳送類能力。
從記載上看,艾梵瑞爾的星界和地球的宇宙,兩者十分相似,特別是距離。
要知道,地球學界對於宇宙間的距離,計量單位動輒以光年計算。
一光年,就是以光的速度,在真空環境中前進一年,所走過的距離,這是一個長度單位。
當然,絕對的真空環境也是不存在於自然界當中的,哪怕是宇宙,事實上也僅僅是近似於真空,只不過大家約定俗成,在非實驗語境中,不會那麼嚴謹地去講述罷了。
那麼理論上光的速度有多快呢?
真空中,光一秒鐘可以行進大約三十萬千米。
做一個比較,地球的赤道周長是四萬千米多一點點,也就是說,以光的速度,一秒鐘可以繞地七週還要多。
以這樣的速度,行進一年,要走多遠?而宇宙之中,距離的計算動輒就是數千數萬光年……
怎麼在有生之年,跨越如此距離?
用飛的嗎?且不論沒有空氣的情況下,還屬不屬於“飛行”這一概念,人們常說的超音速飛機,可以拿來對比一下。
聲音在一標準大氣壓且溫度恆定十五攝氏度的情況下,每秒可以傳播三百四十米。
以十倍音速計算,最後得出結果,光一秒鐘走過的距離,十倍音速的飛行器需要使用大約二十四小時多一些的時間,才能走完……
使用傳送,像開車、開飛機那樣一路跑啊、飛啊的麼?
那樣的話,駕駛員和乘客全都老死了,不曉得旅行的“宇宙飛船”有沒有到達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附近——比鄰星,距離太陽系大約四光年多一些。
戚遠倒是挺願意有人和自己做伴,太空中想必十分寂寞,如果有個志趣相投的地精大法師一起旅行,應當會開心不過戚遠還記得一件事:“歐斯彭,那位尤莉斯女士找到了嗎?”
一句話,就讓地精大法師不那麼開心了:“唉……找是找到了,就是她總沒影兒!”
“那我建議你還是留下吧。”
曾理最後選定的地方是學校操場,戚遠無語地看著他。
一擺手,曾理道:“我來帶這個大家夥,你們直接去我的實驗室。”
其實先把巨人像放置在操場更為合適,不在於場地足夠大,而是回去之後肯定要通知軍政方面,這個巨人像必須先經過研究才好交給戚遠做別的。
曾經的地球因為飛機的成熟而被譽為“村子”,現如今奧術技術更為發達,還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魔力作為動力,整個地球就更顯得小了。
大洋洲說起來遠離國土,但真要發生重大變故,影響到國家的可能性同樣非常大,這就和家門口一樣的。
論是妻子黃馨,還是好朋友李可嘉,他們必然不會坐視不管,曾理都已經在默默盤算,回去之後要通知哪些相熟的施法者團體,第一批參與進研究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