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或許這才是救贖之路的真面目!
戚遠頃刻間想到,如果他沒有被夢蛹騷擾,沒有在感知領域裡調動記憶庫,那麼他會不會察覺問題?
在一處心想事成的神仙洞府,有無盡的裝置、無盡的耗材、無盡的時間,不必為人與人的事情煩擾、不必為金錢的不足而憂慮、不必為時間的浪費而憤懣,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在這裡,會不會有無數所謂的“新發現”誕生?怕是會的,連從沒見過的裝置都能出現,都能無師自通地熟練使用,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在虛假的結果和成就之中,會不會漸漸老去?就這樣步入死亡,想一想似乎也挺好,但那必須是在不知情的時候,他戚遠所愛好的、所追求的不就是科研嗎?
覺,戚遠想到了這裡,他開始懊惱自己的發現,開始緬懷已經逝去的美妙前景。
然而三軸直角座標系的點和線不會消失,它們只是各安其位,當戚遠的記憶開始被虛假的資訊覆蓋的時候,記憶鏈自發形成,只需輕輕一抹,猶如塵埃的虛假資訊便被掃蕩一空。
假的就是假的,邏輯錯亂、漏洞百出!
誰會愛上科研?沒日沒夜的實驗、抓破頭皮的推演計算、考驗體力的實驗手法……
需要回憶,隨隨便便,戚遠就可以列舉無數困難。
外人以為科研就是讀讀書、動動腦,坐在實驗室裡喝茶聊天,就像官僚老爺。
然而事實上,深愛科研事業的人並不比任何職業人輕松,他們永遠承受著肉體和心理的雙重摺磨。
科研過程本身的苦難已經不足為外人道,還有來自社會、經濟的種種阻礙立在半途。
所以總有被艱難擊垮的人選擇逃避,他們表現得不屑於理會給他們造成阻礙的社會科學的工作,甚至於將研究社會科學的同仁視作仇讎;又或者幹脆放棄理想,為了金錢和榮譽而工作、而奮鬥,於是金錢和名聲成了他們的根本目標,抄襲和交易變得順理成章。
戚遠笑著閱讀昂首挺胸而來的記憶鏈,這是他的理想和堅持,這是他有著絕對信心永不蒙塵的根本所在!
他這一生追求什麼?是知識、是未知、是發現!
科研是方法,是他實現理想所選擇的路,從未聽說有人追求方法的,也未聽說有人愛上一條道路的。
如此看來,“救贖之路”果然僅僅是一條路而已,它根本不懂人心,若是想將戚遠永遠留下,唯有給他真實,讓他有條件去探尋、去發現!
戚遠決定醒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時間很寶貴,即便他現在不是人了,想必也還沒有永生不死的能耐。
他手上是有真實的東西可以給他研究的,不是來自於救贖之路的變化,而是歐斯彭的贈予。
那疊地精大法師的手稿。
戚遠坐起來,從身上摸索出來那疊厚厚的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