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很快又有人提出了質疑。
“他們和韋氏那個罪人怎麼會有聯系,一定是平王您弄錯了。”
“本王倒是很希望是自己弄錯了,好放他們一條生路,可是事實本就如此,他們死有餘辜。”李隆基咬牙切齒的說著。
“平王殿下,您這麼講,證據是什麼?”有人問著。
“你們所說的劉大人,竟然私自在家中供奉了韋氏罪人的牌匾,而孫大人竟然私自想要建立軍隊,威脅我李氏江山!”
李隆基說道這裡,也不願意再說些什麼了。他認為自己已經將能夠講出來的,那些人的罪名都說得很詳細了。
滿朝的大臣聽了,也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若真如此,那他們真是死有餘辜!”片刻後,就有人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如今的朝堂,是李氏子孫的天下,韋氏就是罪人,沒有任何可以解釋的。在李氏的朝堂之上,怎麼能夠容得下韋氏的餘孽?
所以對於李隆基所說的,將他們正法了這樣的結果,大家還是都接受了的。
“這樣的人,真是不該活在這個世界上!”
“平王殿下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
不少人都倒戈到李隆基這邊,還幫著他說了話。
李隆基擺了擺手:“本王只不過是做對大唐江山社稷有利的事情罷了。”他說著,然後抬頭看著坐在大殿之上的皇上。
只見李旦也對他投來了贊賞的目光。
李旦心裡清楚的很,自己的這個兒子,似乎比自己更具備做皇上的氣度。
作為一個皇帝,他總是心太軟,而李隆基,雖然只是個平王殿下,但是做事的時候,果斷狠絕。
歷朝歷代的明君,有作為的君主,就幾乎沒有做事優柔寡斷,心軟的人存在。
“說的不錯,平王這次的確是做了匡扶社稷的事,立了大功。朕要好好賞賜你,說吧,想要什麼樣的賞賜?”睿宗問著。
李隆基跪倒在地:“多謝父皇,兒臣不需要任何賞賜,匡扶李氏江山社稷,本是兒臣應該做的事情。”
他這樣謙恭的態度,倒是讓在朝的大臣們看了之後,心裡都對他紛紛贊賞。
“快別跪著了,平身吧。”睿宗說著。
李隆基起身,看著大殿之上的他的父皇,眼神像是又火光一樣,讓皇上看了心裡好像是被灼傷了一般。
其實李隆基看得並不是坐在大殿之上的自己的父皇,他真正看得,是他父皇所坐的那張寶座。
總有一天,那個位置會是他的,然後他要親自在哪個位置上,完成他心中的盛世的願望。李隆基想著。
下了朝之後,李隆基乘著馬車回自己的王府,他昨夜所做之事,李泊溫已經知道了。
李泊溫於早晨在洛陽城中遛彎的時候,就見到有不少的官兵從劉大人府中抬出了一具具蓋著白布的屍體。
他想起來他之前和李隆基之前說過的,要清理韋氏的餘孽,沒想要到李隆基竟然做的如此之快,並且手段入戲狠絕。
李泊溫一打聽才知道,昨夜是個殺戮之夜。
那八位和韋氏有關的大臣家,滿門都被殺了,最小的孩子還在襁褓之中,李隆基的軍隊都沒有放過他。
李泊溫雖然沒有親眼看到那些殺戮的場面,但是似乎那些景象竟能夠活生生的出現在他眼前一樣。
他有些自責,想著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勸告,所以才讓很多無辜的人,都收到了牽連,但是同時也在心裡感嘆,李隆基這個人行事的確心狠手辣。
高五娘察覺到李泊溫的情緒變化,她自然也是聽到了那八位大人被屠了滿門的訊息。
安慰著李泊溫道:“相公,這改朝換代,死傷,殺戮是避免不了的,你也不必太過難受了。”
李泊溫轉頭看著高五娘:“可是娘子,我竟沒有想到,他,連襁褓中的孩子都不放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