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娘看著他們的樣子,伸手摸了摸,劉文洋的頭。雖然不知道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但是能讓李泊溫氣成這個樣子,倒是很少見。
高五娘領著劉文洋走出了房間,把他交給了小翠,讓小翠帶他去廚房吃些東西。
沈朝陽好像對這個比自己小了六歲的孩子十分感興趣,看他穿著自己的衣服,雖然多少有些寬大,但還是不能掩飾住這個孩子可愛的面容。
他也跟著小翠一起去了廚房,嘴中念念有詞,跟劉文洋講著洛陽城軼事。
李泊溫見那個小子終於沒有在高五娘身邊纏著她了,於是自己在高五娘身邊坐下,倒了口茶喝。
“娘子,不是我說你,以後這種孩子少往家裡撿,我們家雖然不小,但也不大,要是所有的空間都住你撿的孩子了,以後我們的孩子住在哪裡?”李泊溫張口說道。
“哪有那麼誇張。”高五娘,也喝了口茶水,翻了翻白眼:“你剛剛沒有聽文洋說嗎?他是從江南逃難過來的。我說為什麼今日上街,看到流串的乞丐要比往日多的多呢。”高五娘若有所思。
“天災人禍難以預料,他們遇到了天災,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要逃離那個地方。江南發生旱災,莊稼作物都種不出來,所以他們逃來洛陽,也定是想要一條生路的。”李泊溫皺眉。
可是生路哪有那麼難,據他所料,過兩日落陽城的災民會越來越多,朝廷若不作出合理的賑災方案。那麼這些災民在洛陽城中四處流動,定會鬧的人心不安,讓洛陽城的百姓生活都受到影響。
想到這裡就有一個想法,在他腦海中浮現出來。
“娘子,不如我們……”
“不如我們想辦法幫一幫這些災民吧。”李泊溫的話沒有講出來,就被高五娘說了出來。
夫妻二人相視一笑,在這種時候,他們還真是心有靈犀。
“上次女皇壽辰時,送她的那份壽禮,用光了當時兩個廠現有的所有金銀,但是,我們近幾個月來,開採的礦也都很爭氣,現在可以支配的有大概,十三萬兩左右……”趙五娘若有所思的說著,眼睛試探的看著李泊溫。
“那我們就先拿出六成來救濟災民吧。”李泊溫考慮了片刻,說道。
六成對於他和高五娘來說,雖算不得什麼大數目,但是至少他們也要,留一些,好讓礦廠能維持運營。
“好!”高五娘滿心歡喜的回答。“只是,現在朝廷還沒有,制定確切的賑災方案,我們搶先一步,救濟災民,會不會不好?”在李泊溫入獄兩次之後,高五娘行事也變得謹慎了,即便他現在,不在朝為官。也怕因為某些疏忽的行為而得罪了朝廷或者是哪些官員。
李泊溫笑著摸了摸她的頭:“娘子多慮了,我們這是做好事,怎麼會不好?”
有了李泊溫的這句話,高五娘才安心,於是她笑著點點頭。
果然正如李泊溫所料,才過了三日而已,洛陽城中的災民就越來越多了。
那些災民都很饑餓,在洛陽城中出現了搶東西的場面。城中一度陷入混亂,官兵們鎮壓,也無濟於事。他在鎮壓的過程中,誤傷了很多城中的居民。
而這三日,他和高五娘一直在忙碌著籌備賑災的事宜。他們先是在城外蓋了個粥棚。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義莊,準備給那些四處流蕩的災民們居住。
朝廷也重視起了這次旱災,也派出大臣,來安撫災民,設立義莊。可是災民人數眾多。單憑任何一個義莊都裝不下他們所有人。
李泊溫和高五孃的粥棚還有義莊已經開始正式的幫助災民了。
而他們每次施粥的時候,都會帶著劉文洋一起,看著能不能幫他找到他的家人。沈朝陽也跟著他們一起,想要為賑災出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三日的功夫,劉文洋和沈朝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個人雖說都是小孩子,但是幹起活來卻絲毫不含糊。
沈朝陽也幫忙一起盛粥,劉文洋則幫忙端碗。那天過去了,也一直沒有見到劉文洋的父母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