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這樣搭建起來的簡易小涼棚。
全都熱氣騰騰,被難民們圍了個水洩不通。
在燒旺的灶臺上,鍋裡熬煮的全是白花花的大米,發出咕嚕嚕的聲音。
米色嫩白,顆粒飽滿,就是放到現代都是高品質大米。
“看好了。”
衙役拿出一根筷子插到白米粥上。
筷子搖搖晃晃,居然沒有倒下去。
勉強一些,都可以屬於白飯了。
“排隊,排隊,誰敢亂,通通丟出去。”
“糧食還有很多,不要著急。”
“拿碗啊!這麼燙,你拿手捧?”
“……”
如此真材實料,看得涼棚外的男女老少眼睛發光。
一路向南走來。
這些難民,什麼貪官汙吏沒有見過。
而來到這舉楊縣城,居然能夠遇到這麼慷慨的官家。
簡直無法想象。
無法想象就不想了,難民們全都拿著碗筷,擠攘進去。
……
舉楊縣城內;
縣衙內堂;
身穿官服的人影對著師爺問道。
“那些米都發放下去了吧?”
只看見那人一身青色公服,徑長大約一寸,繫著小朵花銀帶,佩帶藥玉。
黃、綠、赤三色,織成練雀三色花錦綬,下結著青絲網。
標準的縣令尊容。
聽到自己被詢問,留著鼠須的師爺,連忙恭聲回答。
“都發下去了。”
“聽說水生寺近些天,每天都會送來一些。”
“短時間送來這麼多的大米,還必須送給百姓?”
“水生寺他們這是想幹嘛?”
“以前咋不見他們那麼慷慨?”
縣令毫不在意的擺擺手:“管他的,愛幹嘛幹嘛。”
“只要他們不惹事,就不管。”
“而且是以我的名義發的,白送的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