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吉站在河岸邊,身後是一處茂盛的毛竹林,竹子長的很高,皆在十五米以上。河對面,則籠罩在一層霧氣中,看不清對面的景象。
看現在這光景,天將亮不亮,約是清晨四、五點。羅小吉摸摸身後,還好,菊花無恙。胳膊大腿也還在,各器官組織似乎也在堅守崗位,並未缺失。
羅小吉走到河邊,蹲了下來,捧起一掌水,洗了把臉。
羅小吉記得高中生物老師說過,遇到緊急狀況時,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不要急。他定下神來,捋了捋思路,開始回憶起昨晚的情形。
回憶了一下經過,羅小吉進行了總結,現在的核心問題是,自己躺下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是啊,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我怎麼一點兒也記不得了,喝斷篇了?
這是哪裡?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要怎麼回去?
這幾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實則很深奧,蘇格拉底、亞裡士多德、柏拉圖等著名哲學家,都曾提過類似的問題。
雲總!對了,雲總呢?羅小吉意識到,雲總應該是這件事情中的核心人物。
“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君子陶陶,左執翿,右招我由敖,其樂只且!”
一陣吟誦聲忽然傳入了羅小吉的耳中,羅小吉猛然轉身,聲音是從竹林中傳來的。隨著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一個人影也漸漸從竹林中現了出來。
此人身披一件青袍,青袍上紋有卷雲圖案,他腰間並未束帶,風一吹,青袍隨風舞動,頗顯飄逸。隨風飄舞的,還有他那一頭長發,他並未束發,顯得又有些不羈。
這個長袍飄飄、長發逸逸的男子,若是手中再持一把長劍,那便像極了武俠片中絕世高手登場亮相的造型。可他手中並未持劍,而是提著一根鞭。
這鞭怎麼這麼眼熟呢?羅小吉是越看這長發男手中的鞭越眼熟,他雙手伸進兩個褲袋摸了摸,手機還在,錢包還在,走水帖還在,金剛機還給孫判官了。咦,神鞭呢?
這長發男手裡的鞭,不就是我的神鞭嗎!羅小吉大驚。
“哈哈哈!原來四爺把這鞭傳給了你,有趣,有趣!”,長發男一陣大笑,已來到羅小吉身前。
其實剛才羅小吉聽到那吟詩聲時,便覺得這聲音有些熟悉,但熟悉中卻又透著些陌生。人在常態下說話的聲音,和在吟唱朗誦時的聲音,是會有些不同的。專業的歌手,或者朗誦者,在吟唱、朗誦時,通常會運足中氣,從腹腔中提氣,再透過喉腔把聲音傳出來。而在平常的生活對話中,人們只是透過喉腔出聲,並沒有腹腔運氣這個步驟。所以這兩種發聲方式的不同,會導致同一個人在不同狀態下的音色、音質甚至音調都會有所差別。通常來說,吟誦時的聲音,都會比日常說話時要渾厚一些。
長發男剛才吟詩時,顯然是從丹田提氣,一氣呵成的吟了出來。而現在,他已切回了普通對話模式,所以羅小吉認出了他的聲音,“雲總?”
就算是羅小吉聽出了長發男的聲音,他還是用了問句。聲音是一樣的,但眼前這人的造型,和之前的雲總,那可大不一樣啊,掛馬甲了?還是之前那個土豪胖子造型的雲總,才是馬甲,這個長發男其實才是真身?
羅小吉又仔細打量了一遍長發男,身高差不多的,但貌似沒那麼胖了,臉型也削瘦了些,五官倒是有些像雲總,只不過看上去好像年輕了不少,現在這長發男看上去也就三十出頭的樣子,雙目朗朗,前庭飽滿,有些符合“頗有道風”四個字了。
“別看了,我不搞基”,長發男一句話,把羅小吉給驚了一下,他對長發男剛建立起來的高人印象,一下子打了半折。
“扶雲道長?”,羅小吉小心翼翼的問到。
“行了,別道長道長的了,在外人面前,你就叫我雲哥、雲總都可以。就咱倆的時候,你就叫我師兄吧”,扶雲說到。
“師兄?”,羅小吉不解了,咱四爺師傅到底收了幾個徒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