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在戰爭時期正常嗎?),這些城旦可能會成為輔兵,以此來減輕自己的罪過。歷史上也有將這些人弄成‘奴隸營’‘陷陣營’的,不過也就是炮灰而已。
在前面,不論是暗中裁減軍員,還是招收異族,都只是為了減少軍餉消耗,但是當江左平軍坐上了漠南城的城主寶座的時候,他突然之間發現了一種‘既不要錢,又不要命’的軍人,特別是當有一天有人告訴他這個世界上還有‘充軍’這種說法的時候······
這尼瑪還用想嗎?!!!
幹了!
好吧!就這樣,曾經守候在江左平軍身邊的長城就這樣倒了。。。
戰鬥還在進行,戰線前是長槍兵在進攻,在後面塔車上觀戰的青玄育無和近衛護信看著前方的人‘你透過來,我同回去’這樣來來回回的血肉遊戲看的頭有血煩了,於是果斷下令弓弩兵發射······
作為擅於使用弓弩的秦人,現在秦軍手中的親弩早就不是那種簡單的長弩配上‘青銅望山’的簡單弓弩了,沒有三點一線,但是精鋼鍛造的‘望山’、雙杆複合的弩臂上刻滿了寬容度,那是原始的標尺,在肉眼不能夠確定射擊距離和發射角度的時候,專門用來進行超視距的覆蓋性射擊。。。
話說那些正在和對面‘政府軍’廝殺的叛軍們就在那一瞬間,突然聽到一陣‘嗡嗡’聲,接著突然感覺到,剛剛還炙烤這這大地的太陽在那一瞬間消失了,一朵烏黑的箭雲從一百多米外的地方飛了過來。在場的都是久經戰場的軍士,大家都明白那是什麼,但是卻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或者是不能夠理會。‘政府軍’的想法就是不要有瓜娃調錯了尺碼,射在了自己身上;而對於叛軍來說,唯一的想法就是祈求上天保佑自己不要成為那個倒黴蛋。
一陣箭雨過後,那些排在戰線後方的人倒黴了,上萬支箭矢如洪水一般鋪天蓋地的湧了過來,根本無著處可逃。射程能夠達到後世七八百米的大秦勁弩,長度有一米多箭桿,碩大的三稜形狀的透甲箭頭,巨大的射程和分量十足的箭鏃也意味著在如此短的距離裡面,亦有著巨大無匹的威力,這也是火槍不能夠比及的優點。
轉眼之間就有數百人被活活釘死在地上,更有成百上千人捂著箭桿倒伏在地上哀嚎,當然也有一兩個幸運兒渾身僵直地站在地上。。。
之後,僅僅間隔了十幾個呼吸的時間,又是一陣‘嗡嗡作響’的弦聲。。。
“弩兵!我們的弩兵呢?”
“我們的弩兵在哪裡?!!!”
“怎麼沒有弩兵還擊······”
“······”
在經過短暫的驚慌之後,就有人詢問己方的弩兵在哪裡!就像是己方遭到敵人炮擊之後,第一時間不是詢問傷亡如何,畢竟不論傷亡如何,那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相比之下,透過己方炮兵還擊,打掉敵方的炮兵陣地的意義更為重要。而與之相比,弩兵,不,是弩陣在這個冷兵器時代的作用就猶如火炮的炮火覆蓋。
但是他們註定要失望了!上次的遠徵,江左平伍將整個鎮南軍的弩兵基本上都調走了,但是卻沒有幾個活著回來的,甚至就連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完整的弩機都沒有撿回來幾把,那種雷神下凡一般的武器給江左平伍帶來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在沒有弩兵支援的情況之下,這幾萬叛軍很快就崩潰了,再加上在射了幾輪箭之後,有一個叫做武安鍔的人現身說法:
“我說,大家還是降了吧!”
“向朝廷投降不丟人!大家難道要個那個已經瘋了的江左平軍陪葬嗎!??”
“······”
“陛下說了,南方戰亂是朝廷長久的疏忽導致江左老賊賊心漸起,此次只誅首惡,與百姓無關,與眾將士無關!”
得!這話一出,原本還有些猶豫的人一下子就堅定了。戰場的情況一下就惡化了,嗯,對於叛軍來說是這樣的。
也就在這時,有一個叫做一笑志遠的年輕俊彥認為大勢所趨,果斷帶領麾下一千部曲手下向皇帝陛下表忠心,順便控制了自己傍邊的兩千陌刀兵隸屬於刀盾兵)。至於為什麼兩千一向以勇猛著稱的陌刀兵會被一千人還不到的‘短刀’包圍繳械,這就是歷史性謎題了!
························
最後,事實證明江左平軍認為,‘將弩兵調到城牆上的作用更大,不僅能夠守城,還能夠在己方人員撤退的時候作掩護’這件事是對的!在弩兵的掩護下,七萬人出城野戰,最後連騎兵在內還是有一萬多人退回到了漠南城內。。。
最終,這場混戰歷時約莫為三個小時的戰鬥,從太陽剛剛爬上山頭,一直持續到影線東偏,然後果斷結束了······
在這場戰鬥當中,雙方的戰損比例達到了驚人的三比一。‘政府軍’傷亡三千多人,叛軍傷亡達到了一萬人,被俘虜者多達五萬多人主動投降的,健全)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