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沒有了,盛梓晨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
盛梓晨被抱起來按在沙發上——“啪啪啪”屁股上捱了三巴掌。
數量雖然不多,但質量是實打實的,痛的小傢伙眼淚都掉出來了!
“好痛!你憑什麼打人?”
小傢伙揉著屁股,不滿但不哭。
因為他知道哭也沒有用,不用有人來“救”自己。
盛翰鈺很淡定,淡定的就像是剛才打人的不是他一樣:“打你是因為你錯了。”
小傢伙不服氣,頂嘴:“我錯了,但是我道歉了呀,認錯態度好情節不嚴重就不需要被懲罰了,這是爸爸說的,但是爸爸說話不算數,不講道理。”
父子倆有約定。
小傢伙犯錯後要看情節嚴重程度,和認錯態度好壞決定懲罰輕重。
所以他剛才見事情敗露,立刻道歉,而且態度誠懇。
盛梓晨很聰明,小小年紀就懂得審視奪度。
有人幫忙第一時間求援,靠山靠不住立刻道歉!
雖然聰明,但還是太小了。
他還不懂的“嚴重程度”的標準是爸爸定下的,這個標準並沒有太明確!
嚴重不嚴重的,可能是根據當時心情決定的。
就比如現在,盛翰鈺心情就很不美麗。
“盛梓晨你給我聽好了,打你是因為你態度不對,別以為笑嘻嘻就等於態度好。”
“第一時間你沒有道歉,卻選擇跑到外面找爺爺幫忙,爺爺幫不上你,你才回來道歉,不是真心的不算。”
他要糾正兒子思想。
不能讓他小小年紀就養成嘴上一套詞,心裡一本賬的壞習慣。
口不對心,早晚出事。
當年盛譽凱就是個例子。
小時候盛譽凱也不是那個樣子的,他也很聰明,但卻被二叔二嬸教歪了。
聰明人要是不走正道,危害更厲害。
有前車之鑑,盛翰鈺決不能放任兒子也走盛譽凱的老路,哪怕是有一點點苗頭呢,也要扼殺在萌芽狀態!
做父親的用心良心,小傢伙並不理解,小嘴一撇“哇——”一下就哭了。
邊哭邊道:“爸爸不講理。”
“爸爸是壞蛋。”
“大人欺負小孩啦!”
雖然在書房哭沒意義,但沒意義也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