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觀眾有些暴躁的喊著身邊的女友離開,女友正看得真津津有味,下意識的回了一句驪姬這裡的眼神不嚇人,叫男友在仔細看看,那位男友卻不敢直視驪姬現如今爆發了所有情感的眼神。
那個眼神,女生看了暢快,一些男生看了會覺得可怕,那是因為他們感受到裡面是他們男權壓制不住的自我爆發。
這種爆發代表著驪姬徹徹底底的打破了性別霸權,打破了男性中心主義,突破了自我。
這種自我,令不能再高她一等的男性感到恐懼。
這種恐懼,令他們不知所措,令他們忍不住爆發攻擊和打壓。
“什麼爛電影,爛劇情,網上罵的沒錯!”
之前的男觀眾在電影結束後,扯著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女朋友罵罵咧咧離開,劉月跟在他們身後,看到那個小女友,一開始還為這部電影辯解,說很好看,表達她喜歡驪姬,後面卻在男友的攻擊下和扭曲裡面的思想中不敢辯駁。
“你是不是想要跟驪姬一樣做女王養小白臉啊?你是不是想要找其他野男人?”
男觀眾扭曲妖魔化《驪姬傳奇》最後一個畫面,驪姬坐在她建立的時空客棧之中,身邊站立著她培養的七殺獵手。
這個畫面並沒有暗示驪姬獨立後養了男寵,因為七殺獵手只是她的助手,手下,還有女性角色,但是所有在網上吐槽這部電影的男性都將這一個畫面扭曲妖魔成驪姬推翻了男性,是想要建立女性奴役男性的世界。
……
“女權主義容易被誤解,就是以為女權主義是女人要奪權,奴役男人,但一種性別奴役另一種性別,正是“男權社會”,女權主義從始至終的發展都是爭取性別平權,【女權】從始至終都不是男權追求的權力的【權】,而是權利的【權】!”
……
簡以妤因為獲得了最佳女主角銀熊獎提名,受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邀請參加頒獎典禮,當她拿到最佳女主角銀熊獎的時候,給她頒獎的一位女嘉賓這樣發言來力挺這部電影中的女性主義,恭喜簡以妤憑借這樣優秀的電影拿到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而這樣的恭喜和力挺,在簡以妤參加這個電影節中接受到了很多。
在能閃瞎簡以妤的閃光燈中,她跟成廷、陳華兢一起走紅毯進入頒獎典禮現場,馬上遇到一位德國女導演瑪蒂娜,她是上一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熊獎的得主。
終身成就金熊獎是用來表彰世界上對電影藝術發展做出接觸貢獻的電影人,瑪蒂娜是當代最成功也是最優秀的女性電影人之一。
從上世紀60年代自編自導第一步劇情長片《柏林之夜》到去年的魔幻片《逆位》,橫跨了近半個世紀的瑪蒂娜是德國電影最耀眼的一位導演。
瑪蒂娜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女性主義者,在女性主義初級階段——女權主義運動在德國跟全球都需要面對比如今還要大很多倍的輿論壓力中,她用她的電影站到了運動正中央,一點點推動著世界的改變。
作為女性主義者,最初的時候她最大的性別訴求在於將男性擅長做的事情做到和他們一樣好,她把她執導的電影拍的遠比一些男導演好,把全球各大電影獎幾乎拿了個遍,最強的一部電影,共贏得了超過30項國際獎。
後面她開始拍一些能推動社會進步和思考的電影,其中對社會影響最深的電影《夫人們的下午茶會》把主題放在女性在婚內受虐待上。
在上世紀80年代,歐洲很多國家女性在婚內受到虐待也是合法,女性是不能報警,也不會報警的。
婚內強奸在那個時代,也是合法的。
丈夫有權要求發生性關系,妻子必須配合。
《夫人們的下午茶會》聚焦的就是一位長期受丈夫強奸最後麻木的夫人。
這部電影上映歐洲改變法律,婚內強奸不再合法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在一次次女性抗爭性發聲中,女性終於可以在婚內受到虐待的時候選擇報警,可以有權利拒絕不想接受的性要求。
瑪蒂娜還有很多對社會産生積極影響的電影,這些電影並不全是女性議題的電影,還有很多全球性多樣性社會議題,對世界電影史都具有很深的影響。
陳華兢見到這樣一位值得尊敬的女導演,表現得非常敬重,聽到對方誇贊他的《裂空者2》拍的很棒,直言她很期待今晚能把最佳影片的金熊獎頒給《裂空者之驪姬傳奇》。
瑪蒂娜是今晚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頒獎特邀嘉賓,在上臺頒獎前,她來找簡以妤,簡以妤以前不知道她,看陳華兢對她的態度和介紹,才知道這是一位很傑出的導演,聽她贊揚驪姬這一個角色身上的反抗精神,鼓勵她不要懼怕中國國內一些網友對她的攻擊。
《驪姬傳奇》在中國遭遇兩極口碑,簡以妤作為女主角遭到一些網友攻擊的事情,現在已經被外媒作為某種“中國現象”報道了出去,瑪蒂娜看到這樣的報道,才想來鼓勵簡以妤,告訴她現在的現象是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在一個社會必然會遭到的黑潮。
“我們也經歷過談平權、女權色變的時代,這樣的時代總會隨著思維變革,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懼怕男權輿論壓力而變的越來越好,早晚你的國家,也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