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變成投資,尤其是李雄拉來的投資,主要受益者就變成了李雄,是一份天大的政績,而黑山村民的利益,沒有受到任何損害。
但是賬不能這麼算,在商言商,按照李雄的方法,孫磊客觀上幫了他一個大忙,理應有收益,於是問道:”具體如何操作,我從中有什麼好處?”
李雄當然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投資修路的想法,他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一直不敢下決心。
李雄是大荒鎮的鎮長,讓他低聲下氣的求孫磊幫忙,難以啟齒。
然而形式比人強,很多事情沒有商人幫忙,根本辦不成,強行推進,效率也是極其低下。
就說黑山村到大荒鎮的路,幾乎從建國初期,幾十年來,每一任鎮長都有修路的想法,但是直到現在,依然沒有修成,這就是現實。
李雄昨天受到刺激,感覺自己必須為尊嚴而戰,官員的尊嚴來自官位,而官位上升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是要有後臺,二是要有政績。。
李雄拋開官員的遮羞布,向孫磊闡述自己的辦法,以招商引資的名義,先由鎮政府立項,向縣市兩級政府申請修建一個收費站和部分財政撥款。
作為回報,李雄可以鎮政府的名義介紹銀行貸款,還可以把野豬嶺的墾荒範圍擴大到十萬畝。
孫磊不關心以什麼名義來修路,也不在乎什麼收費站,他在乎的是把路修通。
自己雖然不缺錢,但是開發野豬嶺需要大量資金,如果有銀行貸款支援,絕對有很大的好處。
合理擴大墾荒證的範圍,更是孫磊所看中的。
不過孫磊深知談判的要訣,心裡已經接受了李雄的建議,臉上卻露出思索的神色。
孫磊認為,李雄如此重視公路收費站的建設,絕對包含著私心,既可以創收,還可以安排內部人員上班,拿別人的雞生自己的蛋。
對李雄來說,路修好,自己有政績,還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張胖子的工程隊,肯定會大賺一筆。
李雄對野豬嶺的荒地沒有任何興趣,別說十萬畝,就是一百萬畝,只要孫磊想要,他都願意給。
經過數小時密談,孫磊和李雄雙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交談中,孫磊發現李雄思路極為清晰,頭腦反應敏捷,不像一個四十來歲的人,很多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都比不上。
李雄很有大局觀,天庭飽滿,氣勢恢宏,絕對是一個人才,可惜明珠暗投,沒有伯樂賞識。
年過不惑,還是大荒鎮的小鎮長,如果沒有意外驚喜,退休前能混到副縣長已是極限。
李雄指出,都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實際上東北最有價值的寶貝是林場,石油,礦産資源。
石油和礦産別想了,都是國營公司壟斷,林場卻可以由私人經營,所謂的人參貂皮烏拉草,其實都是林場眾多産出的一種。
只是經營林場,投入極大,限制極多,尤其是對天然林木的砍伐限定,令很多人覺得無利可圖,不敢投錢,害怕虧得血本無歸。
眾所周知,林場最有價值的資源就是林木,山珍海味産出反而是其次,不是說林場裡麵人參,藥草,野味不值錢,而是可以用人工圈養的方式培育,沒必要專門承包大片林場。
但是李雄認為,如果有充足的資金,能力,人手,以及足夠的耐心,經營好一個林場,那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
不過要想做到這一點,難度確實很大,拋開政策層面各種規章制度的限制不說,要想形成穩定的産出,必須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意味著林場的面積不能太小,十萬畝地是底線,百萬畝不嫌大,千萬畝最好。
每畝林地需要投入一萬塊,十萬畝林地就是十個億,百萬畝一百個億,千萬畝一千個億。
天文數字的投資,嚇倒私人資本,但是嚇不到央字頭的國營企業,它們也不願意投,不是沒錢,而是在形成規模之前,投入産出比太低。
投資林場,最初幾年很可能根本賺不到錢。
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都收不回成本,還得年年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