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小的我……”
魏忠賢冷汗之下,一時間竟然無法應對。
是啊,他是權監,可……他做過為民謀福的事情嗎?正真意義上的?
或許壓制東林黨是一件事,可壓制東林黨也只是為了他自己謀福利而已啊!
雖說這樣的謀福利,對於當前明朝的大體趨勢,算是好的。
因為東林黨就是一群衣冠禽獸,沒什麼是他們不敢做的。
或許,只有在軍事上,魏忠賢可以稱得上是為民謀福了吧。
因為在天啟年間,魏忠賢掌權之時,邊關之外的情況,一直在往好的方面發展。
皇太極猛攻錦州時,袁崇煥與監軍紀用一起下令不許出戰,任憑趙率教在錦州苦苦支撐,在錦州破在旦夕的時刻,滿桂公然違抗袁的不抵抗命令,主動出擊,冒死以救錦州。
寧錦大捷後,魏忠賢論功行賞,升了血戰有功的滿桂、趙率教的官,而罷免了畏敵避戰,不救錦州的袁崇煥。
魏忠賢並沒有因為這位一心熱衷於議和的袁崇煥在寧遠城給他修生祠而放過他在寧錦之戰中的怕死避戰之罪,也沒有因為毛文龍上書力保和他作對的東林黨人而處分毛帥。
從這點上看,他或許還能夠稱得上是為民謀福吧。
而此時,畢璃汪再次開口道。
“你沒有足夠的覺悟,沒有關系,覺悟可以慢慢的培養。但相對的,這份福緣你就得多花上一些時間才能拿到了。”
緊接著,畢璃汪慢慢走向魏忠賢,道。
“想知道我要給你的福緣是什麼嗎?”
“小的,不敢多加揣測。”
魏忠賢退了一步,道。
“呵呵。”
畢璃汪微微一笑,接著道。
“我只能說,這不僅僅是你魏公公,更是縱觀華夏文明長河,二十三個朝代裡,所有太監都想要的福緣。”
二十四朝來著,加上清朝,但現在還是明朝。)
說完後,畢璃汪明顯看見魏忠賢的喉嚨吞嚥了一下。
顯然,大魚已經快要上鈎了。
“魏公公,你獨攬著明朝的朝政,瘋狂斂財,又為家人,族人謀求著高官厚祿。
講真,在這樣的情況下,再華貴的事物對你而言,也只是稀罕而已,並不足以稱得上是福緣。
可我可是知道的……你是因為家中落魄又好賭成性才進宮的。
而在進宮前,你早已有了家室,內人姓‘馮’,你二人之間還有一女兒……對吧?”
聽完後,魏忠賢又連忙低下了頭,瑟瑟發抖著。
“娘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