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人馬都到山寨,向聚義廳上相會。黃信與眾好漢講禮罷,坐於花榮肩下。
張清便問道:“劉高之妻今在何處?”王英答道:“已收入我房中,今番須給小弟做個押寨夫人。”張清道:“你先喚她出來,宋江兄弟有話問她。”
王英便將劉高妻喚到廳前,那婦人哭著告饒。宋江喝道:“你這潑婦!我好意救你下山,念你是個命官的恭人,你如何恩將仇報?今日擒來,有何理說?”拔出腰刀,一刀揮為兩段。
王英見砍了這婦人,心中大怒,奪過一把朴刀,便要和宋江廝殺。只見白光一閃,王英手上一震,不由停住腳步,低頭看時,朴刀的木柄上插著一把飛刀。張清在臺上說道:“都是自家兄弟,何必為了一個婦人以命相拼?王英兄弟,你莫著急,我幫你再找一個好的,勝過這婦人十倍,教賢弟滿意。”
宋江趁勢說道:“王英兄弟,這婦人心腸歹毒,翻臉無情。你看我一力救了她下山,教她夫妻團圓完聚,她兀自叫丈夫害我。賢弟你留在身邊,久後有損無益。”
燕順急上前奪過王英手裡的朴刀,道:“兄弟確實應該好好尋思一下,這等婦人不殺了,留著何用?久後必被她害了。”
王英心想:廢話,老子留她當然要用!我擄她上山,她找丈夫來報仇乃是天經地義,我豈怕她?
只是王英一則怕張清的飛刀,二則怕武松在旁虎視眈眈,只得借坡下驢,裝著被眾人勸醒,坐在一旁默默無言。燕順喝叫小嘍囉打掃過屍首血跡,又安排筵席慶賀。
次日,眾人在聚義廳相會,探子送來訊息:慕容知府吃得大虧,且州中府庫被劫,有意走慕容貴妃的門路,上報朝廷,派遣大軍前來征剿。
燕順大驚道:“若是大軍將清風山四面圍住,斷了糧草,恐難以抵擋。”
張清笑道:“賢弟不必擔憂,我已經拿下二龍山、桃花山、清風山,各派大將鎮守,互相可以支援。朝廷官軍久疏戰陣,能打仗的將領沒有幾個,不足為慮。況且那慕容知府此次被我等活捉,交納贖金才放回去。若是報到朝廷,他的官職先自丟了。我料他必然不敢上報。且再派探子前去偵查,有了動靜再說不遲。”
又過了五七日,小嘍囉探得事情,上山來報道:“打聽得青州慕容知府藉口剿匪,加派了許多稅捐,胥吏趁機中飽私囊,百姓被盤剝得衣食不全,有許多人投奔清風山來了。”眾人聞言,都佩服張清目光如矩。
張清便道:“此間事了,須得回梁山泊去。依舊留武松、劉唐、燕順、王英兄弟在此鎮守,招兵買馬,窺探青州動向。待日後時機到來,再作計較。”便下令整軍,押著搶來的青州軍械、財物、馬匹等,浩浩蕩蕩回梁山去。
沿路官府見了這許多軍民,旗號上又明明寫著“收捕草寇官軍”,因此無人敢來阻擋。在路行了五六日,離得青州遠了。
且說張清、花榮二人騎馬在前頭開路,一邊交流箭法。
張清的箭法啟蒙自慕容復,成長自趙子龍。那趙子龍的箭法神乎其神,他曾在長江中行駛的船上,一箭射中另一艘船系帆的繩子,並將其射斷。
街亭之戰,趙雲為了震懾曹魏軍士,陣前一箭射落魏將萬政的盔纓,嚇得萬政跪地求饒,趙雲笑而放其生還。此箭與黃忠箭射關羽盔纓之箭不分上下。
張清平生最欣賞趙雲,虛心向其請教,雖然沒有太多機會上戰場實踐,但是也遠超常人。此次他和花榮交流箭法,互相都是非常佩服。
二人遂取出弓箭,在路上比賽射獵。畢竟花榮是專業吃這碗飯的,在張清不開掛的情況下,還是他贏得多。
這日隊伍前面出現高山,嚮導介紹地名是對影山,兩邊兩座高山,一般形勢,中間卻是一條大闊驛路。兩人在馬上行走之間,只聽得前山裡鑼鳴鼓響。花榮便道:“前面必有強人。”把槍帶住,取弓箭來整頓得端正,再插放飛魚袋內。
張清一面派信使去後面催促秦明、黃信帶領軍馬上來,一面命人把車輛人馬原地扎住。張清和花榮兩個引了二十餘騎軍馬,向前探路。至前面半里多路,早見一簇人馬,約有一百餘人,前面簇擁著一個騎馬的年少壯士。
那個壯士穿一身紅,騎一匹赤馬,立在山坡前,大叫道:“今日我和你比試,分個勝敗,見個輸贏。”只見對過山岡子背後,早擁出一隊人馬來,也有百十餘人,前面也捧著一個年少騎馬的壯士,穿一身白,騎一匹白馬,手中也使一枝方天畫戟。這一邊都是素白旗號,那壁都是絳紅旗號。只見兩邊紅白旗搖,震地花腔鼓擂。
那兩個壯士更不打話,各挺手中畫戟,縱坐下馬,兩個就中間大闊路上交鋒,比試勝敗。張清和花榮見了,便勒住馬觀看,果然是一對好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