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四人路過玉華城,倒換關文時,那三個王子非要拜行者、張清、沙僧為師。唐僧欣然應允,三徒方才收下徒孫,將兵器拿出來讓他們耍耍看。
三個王子本是凡人,如何拿得起神仙的兵器?行者於靜室之間,畫了罡鬥,讓三個王子都俯伏在內,一個個瞑目寧神。行者卻暗暗念動真言,誦動咒語,將仙氣吹入他三人心腹之中,把元神收歸本舍,傳與口訣,各授得萬千之膂力,卻像個脫胎換骨之法。
那三個小王子甦醒過來,一齊爬起,抹抹臉,精神抖擻,骨壯筋強:大王子就拿得金箍棒,二王子就輪得九齒鈀,三王子就舉得降妖杖。
行者三人安心教授徒弟,在玉華城多呆了幾日。於是召集鐵匠依照三人的兵器樣式打造凡人用的兵器,要求仿造的金箍棒重一千斤,九齒釘鈀、降魔寶杖各重八百斤,連日趕工打造。
不料某天早晨發現三樣神兵卻被偷走了,行者問清附近有一個黃獅精,即刻要前去剿滅。張清想起那黃獅精與別個妖精不同,從不吃人,想辦酒宴還派小妖拿錢買菜,於是動了惻隱之心,主動請求出戰。行者自然不會駁他面子。
張清找到豹頭山、虎口洞,輕輕鬆鬆抓住黃獅精,收服之後連同一洞小妖都送到方寸山去,做一隻偏軍。
又去九曲盤桓洞抓九靈元聖時,太乙救苦天尊早到了,提前收了坐騎,與張清打了個招呼,迴轉天庭。天庭眾神都知道了張清的作風,生怕坐騎被他幹掉。
張清收了剩下的六隻獅子精:猱獅、雪獅、狻猊、白澤、伏狸、摶象,亦送到方寸山,給黃獅精做副將。
追回兵器後,行者三人安心授徒。張清私下找到行者,給他一枚人參果,要跟他學棍法。行者大喜,遂將“潑天亂棒”傳授予他。張清當初在方寸山偷聽的時候,雖然聽到菩提傳授棍法,但是畢竟不能親見,又沒有一幫師兄弟們幫著拆招練習,有些關竅還是沒掌握。此次得行者親手指導,棍術大有長進。
同樣,張清又用一枚人參果向沙僧換取“梭羅杖法”,沙僧也高高興興地傳授予他。
過了月餘,三個王子學藝完畢,張清悄悄給三個徒弟每人一個蟠桃,助他們早日成仙。而後唐僧師徒四眾離了玉華城,一路平穩。
走了有五六日路程,又見一座城池,問過路人,乃是金平府。忽見路邊有一座山門,門上有慈雲寺三字,唐僧道:“此處略進去歇歇馬,打一個齋如何?”行者道:“好!好!”四眾遂依次而入。
那許多僧人和齋主都來相見,熱情接待,擺上素齋。飯後,唐僧要行,卻被眾僧並齋主款留道:“老師寬住一二日,過了元宵,耍耍去不妨。”唐僧驚訝問道:“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竟把光陰都錯過了,不知幾時是元宵佳節?”
眾僧笑道:“老師拜佛與悟禪心重,故不以此為念。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試燈,後日十五上元,直至十九,高張燈火,徹夜笙簫。還有個金燈橋,乃上古傳留,至今繁華。老爺們寬住數日,我荒山頗管待得起。”唐僧心喜,遂同徒弟們俱都住下。
當晚只聽得佛殿上鐘鼓喧天,乃是街坊眾信徒人眾,送燈來獻佛,唐僧等都出方丈來看了燈,讚歎一回,各自歸寢。
十五元宵,眾僧道:“老師父,我們前晚只在荒山與關廂看燈。今晚正節,進城裡看看金燈如何?”唐僧欣然從之,同行者三人及本寺多僧進城看燈。
到金燈橋上,唐僧與眾僧近前看處,原來是三盞金燈。那燈有缸來大,上照著玲瓏剔透的兩層樓閣,都是細金絲兒編成;內託著琉璃薄片,其光幌月,其油噴香。
唐僧回問眾僧道:“此燈是甚油?怎麼這等異香撲鼻?”眾僧道:“此油不是尋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這油每一兩值價銀二兩,每一斤值三十二兩銀子。三盞燈,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該銀四萬八千兩。還有雜項繳纏使用,約有五萬餘兩,只點得三夜。”
行者道:“這許多油,三夜何以就點得盡?”眾僧道:“點過今夜,見佛爺現了身,明夜油也沒了,燈就昏了。”沙僧在旁笑道:“想是佛爺連油都收去了。”
眾僧道:“正是此說,滿城裡人家,自古及今,皆是這等傳說。但油幹了,人俱說是佛祖收了燈,自然五穀豐登;若有一年不幹,卻就年成荒旱,風雨不調。”張清皺眉道:“未曾聽說佛祖親自化燈油的,定有蹊蹺。”
正說處,只聽得半空中呼呼風響,唬得些看燈的人盡皆四散。那些和尚也立不住腳道:“老師父,回去罷,風來了。是佛爺降祥,到此看燈也。”
少時,空中果然現出三位佛身,靠近油燈來了。慌得那唐僧跑上橋頂,倒身下拜。行者急忙扯起道:“師父,不是好人,必定是妖邪也。”話音未落,見燈光昏暗,呼的一聲,把唐僧抱起,駕風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行者和張清一併追去,來到青龍山,找到玄英洞,上前叫門罵陣。門開處,出來三隻犀牛精,自稱闢寒大王、闢暑大王、闢塵大王,率小妖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