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道:“師父!雖說我等各有本領,但是畢竟妖怪數目眾多,驟然遇上,還是麻煩。不若我先去打探一番,得了確切情報,卻再商量。”唐僧點頭同意。
張清變作一隻飛鳥,悄悄飛上天空,依次取出滅泉珠、柔泉珠、啞泉珠、黑泉珠,放置獅駝嶺四周,安置妥當,在天上繼續觀察。眾小妖們忽見有四道泉水,都覺稀奇,紛紛前來觀看,多有取水飲用者。張清微微一笑,又向獅駝洞探去。
他來至洞門,又變作個蒼蠅飛入。見那上面寶座高坐三個老妖,十分猙獰兇惡。中間的那個是獸中王青毛獅子怪。左手那個是藏齒修身多年的黃牙老象。右手那個是雲程九萬的大鵬雕。
那兩下站著有百十大小頭目,一個個全裝披掛,甲冑整齊,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張清曾在花果山七大聖中排名老五,認得大鵬和青獅分別是七大聖中的老三混天大聖鵬魔王和老四移山大聖獅駝王。若是看在以往情分上,本可放過他們,可惜他們吃人無數,已經墮入魔道,真可謂自作孽不可活。
忽聞小妖來報,說嶺外出現四個毒泉:東面是一個啞泉,其水頗甜,小妖飲之,則不能言,渾身無力,呼吸漸覺困難。西面是一個滅泉,此水看上去清澈見底,實則滾燙無比,小妖多有入水沐浴的,皮肉皆爛,見骨必死。南面是一個黑泉,其水微清,小妖濺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北面是一個柔泉,其水如冰,小妖飲之,咽喉無暖氣,身軀軟弱如綿而死。如今眾小妖已經死了數千,其餘皆驚散而去,門外已無妖兵矣!
老魔聞之大驚,叫道:“此必是行者使的詭計,先剪除我等羽翼,再來與我決戰。我等不可坐等滅亡,須率小的們一擁而上,將其擒住!”二魔和三魔皆贊同此言。遂率領洞內剩餘的五千妖兵浩浩蕩蕩殺來。
行者與沙僧正保著唐僧在山嶺下坐等,忽見妖魔大軍殺來,見其勢大難以抵擋,行者先一個筋斗雲走脫了,那大鵬扇一翅便是九萬里,扇兩翅便是十八里,速度遠超行者,眨眼追上,用利爪抓牢了,帶回洞來。
沙僧舉杖來迎,被白象精長鼻一卷,連人帶杖給拿了。唐僧被青獅精大手輕輕提走。眾小妖們趕著馬匹、拿著行李,敲鑼打鼓地得勝回洞。
三魔回到洞裡,將唐僧和沙僧捆了,又教小的們抬出陰陽二氣瓶來,把孫行者裝在瓶裡。當即有三十六個小妖,入裡面開了庫房門,抬出瓶來。那瓶乃陰陽二氣之寶,內有七寶八卦、二十四氣,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數,才抬得動。
不一時,將寶瓶抬出,揭開蓋,把行者解了繩索,剝了衣服,就著那瓶中仙氣,颼的一聲,吸入裡面,將蓋子蓋上,貼了封皮,卻去吃酒。大鵬精笑道:“猴兒今番入我寶瓶之中,再莫想那西方之路!若還能夠拜佛求經,除非再去投胎。”那大小群妖,一個個笑呵呵都去賀功不題。
那三個魔頭大擺慶功宴,眾頭領都有犒賞,一個個喝得酩酊大醉。不多時,都捂著肚子喊痛,只見一個個的肚子如同吹皮球一樣漲了起來。
青獅精哼哼道:“今日不該多吃了些,把肚子吃撐了。”白象精呻吟道:“大哥,咱們三人中,我的食量最大,怎麼連我的肚子也起來了?”大鵬精驚叫道:“兩位哥哥,我咋覺得有些胎動呢?”
這時,張清哈哈大笑,在洞中現出身形,三個魔頭大驚,掙扎著想拿兵器,哪裡動得了身子?
他笑著向三個魔頭拱手道:“恭喜三位大王,賀喜三位大王!懷上聖胎,馬上就要臨盆了!”從懷裡掏出一把天罡刀,“恰巧在下曾經學過接生,不如就由在下伺候三位大王降下公子?哦,也可能是公主啊!”
青獅精大驚道:“你是何人?如何進得我的洞來?又為何說我等懷上胎兒?快說個仔細!我方饒你一命。否則,定將你這個豬頭用鹽醃起來,防天陰哩!”
張清哈哈一笑,絲毫不以為意,伸手將陰陽二氣瓶的蓋子開啟,將孫行者放了出來,順手收起了寶瓶。
行者出了瓶子,將身子一抖,穿上衣服,驚喜地問道:“賢弟,你是如何救我出來?”
張清笑嘻嘻地道:“我曾留了一些子母河的水,剛才偷偷放入他們的灑壇裡。這群妖魔眼下卻是要生了。”行者聞言,樂得直在地上打滾,道:“稀罕!稀罕!幾百個妖精一齊生孩子,從來沒見過!”張清提醒道:“師兄,如此盛事,須得請師父和沙師弟一起看,方才有趣!”
行者果然往後洞中把唐僧和沙僧救了出來,大家一起看眾妖生孩子。那群妖魔又羞又氣,卻拿不得兵器,只得跪倒在地求饒。
青獅精哭哭啼啼地道:“眾位老爺!俺情知有罪,也認打也認罰。只求把我這肚子消了去吧!俺自認是個好漢,縱使刀斧加身絕不皺眉頭,但是若生個孩子出來,這一世英名就喪盡了!”白象精和大鵬精也一齊哭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唐僧有些不忍,道:“八戒,所謂殺人不過頭點地。我等也吃過子母河的水,也受過懷胎的苦,委實難以啟齒。你便饒過他們這一遭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