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張清正如往常一樣運轉玄功,忽覺心血來潮,於是出洞察看。遠遠見有祥雲路過,上面正是觀世音菩薩和木吒,於是駕起狂風衝了上去。
他盯準菩薩,舉釘鈀就築,被木吒行者擋住,大喝一聲:“那潑怪,休得無禮!看棒!”張清道:“這和尚不知死活!看鈀!”兩個在山底下,一衝一撞,賭鬥輸贏。
他兩個正殺到好處,觀世音在半空中,拋下蓮花,隔開鈀杖。張清見了假裝心驚,便問:“你是哪裡來的和尚,敢弄什麼‘眼前花’哄我?”木吒道:“你個肉眼凡胎的潑物!我是南海菩薩的徒弟。這是我師父拋來的蓮花,你還不認得哩!”
張清故作吃驚模樣,道:“南海菩薩,可是‘掃三災救八難’的觀世音麼?”木吒道:“不是她是誰?”張清演技已至爐火純青之境,連忙撇了釘鈀,行禮道:“老兄,菩薩在那裡?累煩你引見、引見。”木吒仰面指道:“那不是?”
張清朝上厲聲高叫道:“菩薩,恕罪!恕罪!”
觀世音按下雲頭,前來問道:“你是那裡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間擋我?”
張清暗中腹誹菩薩比我還會演戲,嘴上卻恭敬說道:“我不是野豕,亦不是老彘,我本是天河水軍的天蓬元帥。只因帶酒戲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不想錯投豬胎,變成這個模樣。不期撞著菩薩,萬望拔救、拔救!”
菩薩道:“此山叫做什麼山?”張清道:“此山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雲棧洞。我暫且在此安身。”
菩薩道:“‘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汝若肯歸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
張清滿口答應道:“願隨!願隨!”菩薩便與他摩頂受戒,指身為姓,就姓了豬,替他起個法名,就叫做豬悟能。
張清從此領命歸真,持齋把素,斷絕了五葷、三厭,專候那取經人。暗地裡卻派出六耳潛伏到唐僧西行路上,扯起耳朵仔細聆聽唐僧行蹤。
經過了菩提祖師的事件之後,他不敢隨便窺視那些大能,只敢遠遠地進行監聽。等了數年,果然監聽到唐僧到來,然後孫悟空打死攔路六賊。
他暗喜道:下面就是觀世音菩薩傳授唐僧《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的情節了。須得小心記誦,日後好替孫悟空脫難也。
果然,唐僧因孫悟空打死了人便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孫悟空性子焦躁忍受不了,一個筋斗雲飛回花果山去了。唐僧沒奈何在山中坐等,卻遇觀世音菩薩化作老母傳授了緊箍兒咒。六耳用心記下後徑直迴轉,待日後卻有用處。
且不說孫悟空被東海龍王勸說回來再保唐僧,路過鷹愁澗收伏白龍馬,走到黑風山擒獲黑熊精,單說張清在福陵山下四處尋摸,果然找到高老莊,入得莊去,興風作浪,調戲高翠蘭。有那來降妖伏魔的和尚、道士,都被他戲弄一番,趕了出去。於是四里八鄉都知道高老莊出了一個野豬精。
孫悟空保著唐僧來到高老莊後,張清弄一陣妖風引孫悟空出了莊,然後現出真身相見。孫悟空見了結拜兄弟激動地淚灑當場,二人來到雲棧洞,擺上酒宴徹夜長談。
孫悟空驚奇道:“兄弟!你這洞裡的傢俱擺設正與那天蓬元帥府裡一樣,是何緣由?”
張清得意地把艾薩拉的事情顯擺了一下,悔得孫悟空連連跌腳:“兄弟啊,你當初若是教我兩手,我也不至於淪落至此地步。”張清瞪眼道:“我好到哪裡去?還不是變成豬頭,在這荒山受苦?”聽他這麼一說,孫悟空心態平衡多了。果然,別人的痛苦才是自己的歡樂源泉。
二人飲酒暢敘一夜。天亮後,孫悟空引著張清來到高老莊,拜了唐僧為師,唐僧給張清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張清雖然不喜歡,但是也沒辦法,只得捏著鼻子接受,與孫悟空共同保著唐僧西去。
這日行至天晚,見山路旁邊有一村舍。三藏道:“悟空,道旁有一人家,我們且借宿一宵,明日再走。”
張清道:“說得是,我也有些餓了,且到人家化些齋吃,有力氣,好挑行李。”孫悟空道:“這個戀家鬼!你離了家幾日,就生報怨!”
張清小聲道:“哥啊,自從跟了師父這幾日,咱們也不方便私下吃獨食。我長忍半肚飢,你可曉得?”孫悟空也無奈:“西行本是苦修行,且忍著吧。走快點,去前面看看,希望能化頓齋飯吃。”
早到了路旁人家門首。三藏下馬,孫悟空接了韁繩,張清放下行李,佇立綠蔭之下。三藏拄著九環錫杖,按一按藤纏篾織斗篷,直奔門前,見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裡嚶嚶地念佛。
三藏不敢高言,慢慢地叫一聲:“老施主,貧僧問訊了。”那老者一咕嚕跳將起來,斂好衣襟,出門還禮道:“長老,失迎。你自哪裡來的?到我寒門何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