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後,冷子興便牽著兩匹馬過來,接上張清和賈雨村,親自送到林如海府上。張清又賞他一錠銀子,喜得冷子興眉飛色舞,直接給他磕頭謝賞,他伺候張清這一趟,頂他掙半年的錢了。
賈雨村帶路進入府中,問了小廝,說今日並沒有姓賈的親戚來投。賈雨村皺著眉頭,感覺有點上當了。但是事已至此,又收了一錠金子,豈能作罷?
又問小廝,得知林如海在書房,便徑直走了過去。卻不料,林如海同僚來訪,賈雨村只得和張清在外面等候。
賈雨村推說要如廁,招呼一個小廝給張清倒茶,自己先離開了。
張清問小廝道:“你叫什麼名字?”小廝回道:“回少爺的話,小的叫來順。”張清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賞給來順,喜得來順連連作揖,殷勤伺候。張清提出來要在院子裡轉轉,來順高高興興地領著他滿院子走。
林如海的院子佔地頗廣,具有濃郁的江南風格,假山流水,小亭曲廊,極富情趣。張清慢悠悠地邊走邊看,隨口問幾句,來順恭恭敬敬地給他介紹。路上遇到小廝和丫環,但凡過來行禮的,張清都賞一塊碎銀子。
林府的下人們互相傳信,說來了一個手鬆的小少爺,見人就賞銀子,趕快去領賞吧!於是前院後院的下人們都趕著來給他見禮,張清仍然是見人就賞一塊碎銀子,引起了一場小轟動。
林府的大管家和內院的女管家聽說了,怕怠慢了客人,趕快跑來看看是誰家的公子。張清直接賞他們每人一顆金豆子,樂得兩個管家屁顛屁顛地跟在他身邊伺候,各種好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地送上。
於是,闔府上下所有的人都知道府裡來了一個闊親戚,渾身上下向外淌錢。連林如海的幾房姬妾和林黛玉的丫環也過來向張清見禮,兩個管家連忙向他著重介紹。張清也一人賞一顆金豆子,眾人皆大歡喜。根本沒有一人想過,張清的小小身子,如何裝得下這許多金銀?
林府的下人們簇擁著張清在院子裡慢慢溜達,有人捧著茶壺,有人捧著毛巾,還有人捧著水果,如同觀光旅行團一樣。只要奉承得好,甚至故事講得好,張清抬手就是一塊碎銀子扔過去,因此大家都把張清當作移動的搖錢樹,一路緊緊尾隨不肯離去,生怕失去這難得的掙錢機會。
外面喧鬧聲太大,把林如海給驚動了,叫道:“何事如此喧譁?還有沒有點規矩?”門口卻無人答應,林如海納悶了:門口伺候的來順等僕人呢?
親自出門一看,好嘛,一個人沒有!把林如海氣得,鬍子都顫抖了。我這邊招待同僚,這幫僕人居然都偷懶溜走了。
他走到廳門口,大聲叫道:“人呢?都死哪兒去了?”
恰好有一個小廝剛剛從張清那裡討了賞,喜滋滋地跑回來。正碰上林如海發火,趕忙上前跪下。
林如海罵道:“你這個偷懶的憨貨,跑哪裡撒野去了?”
那小廝怕捱打,忙解釋道:“回老爺,小的不曾偷懶。是老爺的親戚來了,說要在院裡走走,小人剛陪著轉了一圈。因記掛著老爺這邊需要伺候,就趕快回來了。”
林如海疑惑地問道:“我的親戚?我怎麼不知道?”
他的同僚走出門來,道:“如海兄,既然貴府有親戚來訪,我們不妨改日再聊,先告辭了。”林如海連忙告罪,親自送出門去。
管家一直派人檢視林如海的動靜,聽說客人走了,連忙向張清彙報。因此,當林如海回來時,張清已經在書房等著他了。
張清向下人們拱手道:“勞煩諸位哥哥、姐姐相陪,改日擺酒相謝。且請回去,我與林老爺說話。”眾人告退,只留了一個丫環倒茶。
林如海都被氣樂了,道:“你倒是比我更像主人呢!”張清回道:“不敢。只是諸位哥哥、姐姐見我年紀小,所以寵著我。”又對那個丫環道:“這位姐姐剛才一直在房裡伺候,不曾得見。多謝姐姐給我倒茶,這是一點心意,姐姐拿去買胭脂吧。”又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遞過去。
那丫環怯生生地看著林如海,不敢拿銀子。林如海心頭煩惱,揮揮手道:“既然賞你了,就拿著吧。”那丫環高興地接過去,給張清福了一福,退到一邊。
林如海這才明白,張清為何能籠絡這許多下人。他沒好氣地問道:“你是哪家的公子?父母是誰?為何說是我的親戚?找我究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