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那些在地球上觀看的代表,除了有限幾個,其他人都臉黑黑的,這已經不是他們能抵抗的了。現在太空軍有五大艦隊,另外還在每顆星球附近建立了一支守備艦隊。
五大艦隊都屬於進攻性的艦隊,包含了一定數量的太空母艦,火力支援艦,然後是圍繞這兩種艦隊主力作戰的輔助艦。守備艦隊,則包含了一艘母艦和大量的小型突擊艦。
其他國家別說對抗大型戰艦,連對抗一艘太空戰機都不行,這種太空戰機速度極快,防護連硬抗小型隕石都沒問題,其他國家的武器對上太空戰機,可以說不能破防,怎麼打!
閱兵後,慶典就以民間聚會為主,地球上的外交部,還舉行了大型的國慶酒會,來的人不管心裡如何不舒服,在酒會上還是言笑盈盈。
十月八號,在國慶慶典後一個星期,雲羅的弟子王青,就是上次在移民飛船上發現一批間諜的那個,他隨探測飛船前往深空時,船隊在越過銀心後的矩尺旋臂的一個暗星雲內發現了一個極為龐大的恆星系,恆星直徑比太陽大四百多倍,而且這是一個物質富集的地帶,恆星系內有十七顆行星。而且周圍不遠也有不少其他的恆星系。
宜居星位於第五軌道,行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2倍,引力系數1.8g。有大氣層和海洋,生態系統正在完善。這個星球的密度比地球稍大,被起名為華昌星。這個恆星系與周圍的十多個恆星系一起起名大羅星系,華昌星位於大羅星系的邊緣。
現在華國人的體質比以前要好多了,所以在這類引力較高的行星上,只要適應一段時間,就能行動自如。於是國家也飛快派出殖民飛船來這裡建設,並派出一支艦隊作為銀心另一面的橋頭堡。殖民飛船是興華學院新設計出來專門為殖民而建設的巨型移民艦,上面有大型的生態工廠,在新居住星能自給自足之前,維持建設隊伍和新居民的生存物資,提供建設工具。
在發現華昌星的同日,新監察部就授權王青在華昌星上正式開設分宗,昌華派,由王青在這裡駐守。
這些年,國外的小動作,讓華國和他們的關系冷了下來。現在華國人的榮譽感越來越強,他們的小動作也越來越沒效果了,華國現在忙著自己建設,幹脆就冷處理了與他們的關系。
但是華國與以前的一些貧困國家關系很融洽,無償為他們修建了很多聚變電站,汙染防治工廠等等,讓這些國家慢慢恢複了過來。他們由此瞭解到了華國和以前西方國家不同,自然真心與華國交往。
反而原來的一些發達國家,為了新技術不擇手段,他們不敢來華國搗亂,華國為貧困國家修建的很多設施遭到破壞,在對比之下,讓那些國家對西方更反感,與華國的關系更密切了。不過華國的新技術,都封裝了核心模組,一旦破壞,核心就自毀了。再說有很多技術,與他們體系不同,西方國家都是一頭霧水。
現在世界上紛紛擾擾的都是這些事情,華國後來發表宣告,援建的設施將派守備部隊保護,這些事情才少了起來。
不管怎麼樣,華國算是徹底站起來了,其他國家已經失去了正面對抗的可能,華國把特別協調局和新監察部合併為特別監察部,加強了對這類事情的防範,總算讓世界再次平靜了下來。
雲瑾也從新華星迴到地球上的小院,交代好事情後,開始了長時間的閉關。他已經預先說明,這次閉關將長達十年,中間或許會出來一下,不過時間不會太長。
華國在後,再次換屆,新的首長是以前的五號。他從各個渠道瞭解到這次雲瑾如果成功後的重大意義,於是將雲瑾的家鄉小鎮劃為一個直轄行政區,直接由特別監察部管轄,然後大興土木,擴建了原來的小鎮。
擴建後,原來雲瑾的小院作為鎮中心,小院前修建了一座大型道觀,周圍的居民全部遷到東邊的新居住區。羅美娟見到這次安排還挺合理,等於把原來的小鎮整體遷移到東邊另外一個縣城,也沒有說什麼。再說現在華雲宗人多了,的確需要一個清淨的地方。
雲弘老爺子自薦做了新修的道觀主持,道觀就叫華雲觀。他把很多出家弟子都集中在這裡,在秋蟬子等人的幫助下,道觀也正規起來。不過道觀不象其他道觀那樣,這裡只是一個拜祭道家先賢的場所,也是給諸多弟子講解經義的場所。
道觀的大殿前面,是一個巨大的廣場,雲老爺子和其他元神真人,經常在這裡為諸多門下弟子講解。後來越來越多的其他修行門派也爭相來這裡聽講,這裡逐漸變成了修行界的聖地。華雲宗原來在南邊的山門,也變成了特別監察部的駐地。
華雲觀裡,不僅僅講解道家經典,所有學派的國學經典這裡都會定期開講,這裡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來的人也越來越多,從修行聖地,變為了國學聖地。修行者集中在小河的南邊,這裡國家修建了很多的房舍,是為了方便那些原來道觀掛單聽講修行的人們居住生活。
而原來小鎮居民遷移到東邊縣城的郊區後,郊區這裡也擴建成為一個很大的城市,原來的縣城反而顯得很小了。一些國學大師還有很多學者們,都住在這裡,只有開講的時候才集體搭車前往華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