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百劫紅塵 > 五行的本質

五行的本質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是幕後策劃者 鬥羅:從挽救江楠楠開始 鬥羅之刷到極品武魂就出山 穿越宇宙找到你 重生狂妻又拽又兇 紅樓:穿越成為金陵首富 報告龍神,娘娘的蛇尾巴藏不住了 在異世界的第一千年 夜半鬼入夢 名門公子:四少獨寵,名媛影后 總裁大叔太撩人 爐石傳說之聖盃遊戲 一寵成癮:纏上小蠻妃 替嫁隨軍第一晚,禁慾大佬不裝了 絕世廢柴狂妃 極品特種兵 重生搭檔 獨屬於小明星的痴情王爺 獄妃歸來 奇遇無限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好多人都知道傳統文化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那麼五行究竟是什麼?

五行,是在陰陽的基礎上用來描述世界本質的東西。不像陰陽,屬於純粹概念層面的描述,而是屬於具體的物質方面的描述,應該說是對於物質性質和本質的描述,和陰陽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簡單從物質層面說一下,首先,物質有硬度(金)、成長性(木)、韌性或者說延展性(水)、微觀層面的爆發性(火)、物質基本粒子組成性(土)。這些性質,就是五行的具體描述。

其次,各種性質,都是基於物質層面的描述。各種性質之間的生克,譬如硬度高,剋制了成長性,延展性高生發了成長性,等等,我們可以慢慢來進行各項生克的描述。

我們在描述世界的時候,能量層面由混沌衍生出無窮的下級能量和下下級能量,同樣物質層面,由五行衍生出無數的下級物質和下下級物質。可以說除了混沌,陰陽和五行就是最高階的基礎概念和基礎物質,是我們平時無法接觸的,只能在修煉或者科學研究的時候逐步探索其奧秘。這就是我們返本還源的最大目的。同樣,當我們在接觸到能量與物質的奧秘的時候,陰陽與五行是我們不可跨越的一條天塹。

混沌,無所謂物質與能量,包含所有,質能混同,當所有的都合一,才是真正的返本還源,這是我們修煉的最大目的,同樣也是科學研究的最後真理。

物有其性,這就是五行的本質,在探索的路途上,我們必須拋開固有成見,讓自己真正體會各種性質,才能真正理解五行的本質。

從另一個角度來敘述五行的本質,譬如從文明本身來說:

火,是文明之火,在初始,人有火煮食品,才有營養支撐大腦的開發,才有文明誕生,所以這火是文明的火,是文明之母。

土,當文明發端,厚重凝實,承載了天地萬物,承載了文明火種,讓文明得以發展。

金,當文明發展,與天地爭鋒,與萬物爭奪空間,金為刀兵,拓展了文明的空間。

水,當文明穩定,智慧啟發,水即哲學思辨輝煌,為文明之血液,讓文明發展更為健康繁盛。

木,文明之光璀璨無比,生機勃勃,木為生發,讓文明之光傳播開來,是文明得以開枝散葉,代代傳承。

同樣也具有生克,文明初生,即為火種初燃。火生土,文明起始發端之後,在大地上生存繁衍。土生金,文明生存需要空間,則以刀兵支援。金生水,文明具有空間,才會有更多的智慧與思想,是文明保持穩步發展。水生木,有了思想的文明,會更具有生機。木生火,當文明繁衍傳播,每到一個新地方後悔初生文明之火,再次重演五行相生的迴圈。

金克木,文明生機會被刀兵所阻。木克土,刀兵所阻的文明會失去文明的承載,讓文明流浪。土克水,流浪的文明無法發展文明,讓文明逐漸失去思想。水克火,失去思想的文明,會讓文明逐步失去智慧。火克金,失去智慧的文明慢慢變成了野蠻人,會更加仇視有空間、有生機的文明,起刀兵而屠之。

縱觀華夏歷史,以華夏文明來說,無論是改朝換代,還是蠻族入侵,無不是以五行生剋之理而盛衰。

有人問:為什麼火是文明的發端,而不是承載文明的土呢?這裡首先要說的是,土承載萬物,但是當火升起之後,智慧才發端,文明才産生,之前並不是文明,與大地上的其他生物並沒有區別。所以火才是文明的發端。或者說,大地上承載了萬物,由此産生諸多進化的戰爭,逐步形成穩定的群落,並逐步壯大。但是,這一切還不能稱之為文明,只有天火熊熊,而群落學會使用火,才是文明的發端。或者說,當火光亮起,點燃了文明之火。

再譬如從人性方面來看:

火,代表熱情,對萬物的希望與追求,由此衍生出對萬物的包容與承載;土,代表包容,承載,由此衍生出對守護希望的堅強與對破壞希望的一往無前的勇氣;金,代表堅強與銳氣,對希望的守護需要堅強,對萬物的發展需要勇氣與銳氣,由此衍生出對萬物的牽絆與萬物發展的欣喜;水,代表欣喜與柔情,當成功守護了希望,就有了欣喜,當希望留存,則人心中多了更多的柔情與希望,由此衍生出希望的更為前行,煥發勃勃生機;木,代表生機與更高的希望,人性在經歷了守護與期盼後,更為輝煌,生機勃勃,由此煥發出更高的熱情。以上就是人性的五行之理。

再看看我們修行的過程:

在修行過程中,我們不斷探索自身的根基,探索天地的奧秘。那麼土,代表自身的根基,根基深厚,則愈容易讓自身更為穩固,是為土生金。自身穩固,伴隨著根基深厚,那麼就想鍛造一樣,雜質越來越少,堅韌度越來越高,是為金生水,表示修行過程已經開始步入比較順暢的階段。當修行順暢,則對自身與天地奧秘探索程度越高,是為水生木,表示修行開始接觸更多未知,並逐步瞭解。當瞭解更多的未知後,修行開始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升華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木生火,由更多的奧秘與知識,讓自身升華與實踐。然後又是一個輪回。自身升華之後,所瞭解的奧秘與知識,又化為自身的根基,再次不斷探索,此為火生土。

生命的孕育:

男女互為陰陽,結合後,初始,即生命之火初步點燃,為火;然後由單個細胞受精卵,逐步分裂稱為多細胞生命,開啟了生命孕育的過程,為土,火生土;多細胞生命仍然只是基礎細胞,當細胞富集,並逐步對應不同功能開始産生不同的細胞的時候,為金,土生金;當功能細胞集合,生命形體成型,生命也正是孕育而出,為水,金生水;當生命孕育,有極為微小的生命體逐步發育,生長,為木,水生木;當生命在母體孕育成長至極限,會被母體生育,稱為獨立個體,為生命真正獨立開啟的開端,為初始獨立生命的生命之火,又再次開始生命生長進化的旅途,木生火,五行迴圈。這就是生命孕育對應的五行之理。

五行中,各屬性之相生,為造化之生,為陽;各屬性之相剋,為造化之滅,為陰。陰陽無他,消長耳!生克之機,窮則變,陰極陽生,陽極陰生。五行之生克變化,在於陰陽之機變,克盡則生,生盡則克,此為五行之陰陽機變。

在五行論述很多後,五行生剋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議題,但是你看,象金克木,金為什麼克木呢?我們在很多論述中只是簡單地將金與木本身的五行屬性來比較,但是這僅僅是在同一層面進行論述,這是無法得到一個真正能超脫的答案的!

首先,我們的世界觀,天地來自於混沌,到底是怎麼來的,除了聖人,我們無法得知,但是,我們的確是認可了天地來自於混沌。混沌無所不容,那麼就包含了所有,無論是物性相生,還是物性相剋,都包含其中,所以,五行的生克雖然是同一層面生克,但生與克在高一層面來看其實是必然,我們在進行五行大道的體悟的時候,不跳出五行本身的桎梏,那麼就無法體悟到這一五行的真髓。這樣,我們都可以理解五行其實都是來自於混沌,在我們修行返本還源的時候,五行是沒有區別的,無論何種五行特性,本質上都是混沌,只不過在混沌降級後,同一物質表現出不同性質帶來的統一而又有生克特性的表現罷了!

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很多時候會下意識在體悟時忽略甚至忘記從更高層面進行解析,其實是因為我們平常的五感已經習慣將感受範圍拘於眼前一小塊地方,當我們無法摒棄五感習慣,那麼就體會不到本自具足的快感。實際上,人剛出生,從先天之胎轉為後天之人,在這個時刻,人的感覺才是真正的無所不包含,而在後天成長中,會被五感所帶來的感覺逐步壓制,這就是古籍中所說的寶玉蒙塵,逐步失去了“真”,我們修行很多時候被稱為“修真”,那是因為我們修行的過程就是找回這一份“真”的過程。我們在說五行,說生克,那麼其本質,也就“真”到底是什麼,這才是我們必須體悟的,從更高的層面才能理解的。

五行的修行:

在修行起步的時候,憑著一股熱誠與決心,憑著對超脫的渴望,點燃了一絲超脫之火,這就是修行之時五行的發端,也是五行大道的發端。這一絲超脫之火,不僅僅點燃了自身的超脫精神,同時也點燃了內心世界,同時也是點燃體內世界的依憑。這一絲火的發端,與佛家所述的發願,與道家所述的築基一樣,是超脫的起步,也是性光初始綻露的起步。當性光圓滿,則鑄就道基,為火生土。道基既成,則淬煉內外,讓體內世界大放光明,為土生金。體內世界大放光明,初步成就自身,則溝通天人,以天人合一之法讓自身得天地造化,為金生水。成就自身造化,則逐步自身圓滿,為自身升華鑄就無窮生機,為水生木。自身圓滿,則開始升華,又開始下一輪升華路途,為木生火,則五行生發之路再次演化。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修行,在初始的時候,那一絲超脫的願望很重要,是超脫的動力。就彷彿天火初降,點燃森林的那一剎那,火由理想進入了現實,帶來了溫暖,帶來了更易消化與富有營養的熟食,讓生命更為強健,更為聰明,文明之火方能燃起。可以說,火就是五行修行的發端,也是超脫修行的發端。

對於五行的描述,除了以上所說的修行過程,其實當修行踏入門檻,在微觀世界中可以很直觀地看到五行特性,譬如物性,譬如生克,等等,這些平時很抽象的名詞,當你可以直接感知微觀世界的時候,卻很直觀出現在你的面前。我們修行,就是讓我們把微觀世界裡很直觀的“道”,投影到宏觀世界,或者說,用來解釋宏觀世界。當你可以把這種微觀世界的直觀投影到宏觀世界的時候,那麼你五行之道打破了虛實的界限,成功不遠。

修行五行大道,不僅僅是對於五行與物性以及各種物質宇宙中的性狀的理解體悟,還包括我上面所說的修行過程,以及另外能量及精神層面的性狀的理解體悟。包括在我以前闡述的文明的五行演化,物質世界的五行演化,以及剛剛所說的修行各個階段的演化等等。當你用五行解釋了一切,那你的五行大道成矣!

如何看待五行:

五行也是大道,無論是物質,還是文明,以及世間萬物,俱在五行大道之中。作為自然科學家,可以用五行來解釋物性,解釋生克。作為社會科學家,可以用五行來解釋文明的傳承,社會的變更。作為哲學家,可以用五行來解釋天地的生滅,萬物的生克。作為醫生,可以用五行來解釋人體的盛衰,平衡與失衡所帶來的病痛。作為內家拳武術家,可以用五行來解釋人體的奧秘,功架的平衡。所以作為修行人,必須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將萬物納入自身的大道,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有隻喵奶茶店 詭秘的旅程 [西遊]聖僧救我 四海鯨騎 極光之淚之地獄聖光 小嬌妻請再愛我一次 又不是女嬌娥 春情 楚醫生,餘生多指教 頭號軍婚:重生辣媳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