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草長鶯飛。
對於劉協來說,他是享受這樣的季節的。
風輕柔的拂在臉上,就好像情人溫暖的手,給人一種忘盡凡塵瑣事的感覺,就連平日裡被政事所煩惱的心情,都難得有一絲平靜。
不過這裡的春天卻是與大漢的不同,劉協聞到了這裡的春天有著些許兵戈的味道,讓人平白感受到一絲焦躁。
不過這裡有著六個國家,有兵戈征伐的氣息也無可厚非。
劉協想著錦衣衛前段時間傳遞過來的情報,心裡不由得想著這裡的情況。
因為錦衣衛滲透的時間還是太短,所以也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情報,不過有一點讓他很在意,這裡是有文道修煉體系的。
講真的,這種修煉體系對於大漢的提升毋庸置疑是非常巨大的,作為曾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地方,大漢的文風是非常濃厚的。
如果真的能夠將文道修煉體系帶過來的話,這種體系很快就會超過武道,成為大漢現在的主流修煉體系。
而這個體系也將會湧現出非常多的強者,對於大漢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當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後,劉協第一時間將鄭玄還有蔡邕弄了過來。
作為當今天下最知名的文學家和經學家,這兩個人如果還不能在這裡有所作為,那就可能真的是這種修煉體系有問題了。
不過等到鄭玄和蔡邕二人來到這裡的時候,劉協突然發現了一件讓人很尷尬的事情,那就是他還不知道究竟該如何進行文道晉升。
這個世界的文道晉升是透過科舉來進行的,不過顯然鄭玄和蔡邕不能採用這樣的辦法,在科舉的時候,這個世界有手段能夠檢測出參加科舉的人是不是自己人。
這樣的話就有點兒不太好辦了。
劉協想起自己對這兩個人許下的諾言,此刻便不由得有點兒尷尬。
鄭玄和蔡邕自然不會因為這件事而怪罪劉協,這件事的原因雖然主要是劉協考慮不周,但是劉協的本意也是好的。
況且他們也看到過錦衣衛的情報,也確實是沒有什麼別的方法可以做到。
“陛下勿擾,船到橋頭自然直,想來一定會有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蔡邕為劉協開解道。
劉協自然不會因為這件事情氣餒,錦衣衛在這個世界的根基尚淺,有些隱秘的訊息不知道也很正常。
“朕醒的。”劉協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今一時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二位不如跟著朕在這裡閒逛一番,也算是朕為你們放了一個假了。”
“也好。”鄭玄和蔡邕因為身體原因,雖然劉協全球布武,但是卻在武道上面並沒有什麼建樹,止於強身健體而已。
再加上大漢書院事務繁多,所以他們也一般都是忙的腳不沾地,少有時間可以休息。
劉協看在眼裡,也是心中有一種愧意,畢竟這兩個老人已經算是年紀很大了,如果不是這邊沒有人可以接替他們,劉協也早就讓他們退下來了。
他們三人帶著幾個侍衛在路上走著,慢慢的欣賞著這座邊境小城的風光。
雖然是邊境城市,但是城中的人數並不算少,而且近些年來鄭國國主勵精圖治,民心還是可用的。
劉協跟鄭玄幾個人一邊走,一邊討論著鄭國的施政方針,有哪些好的方面可以用在大漢這邊,又有哪些不好的方面在大漢這邊也有,不得不說,對於劉協來說,這樣的討論是很有裨益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這,不善者而改之。’陛下此行,倒是頗得其中三昧啊!”鄭玄看著劉協一刻不肯放鬆的樣子,眼神中露出讚賞的神色,不由得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