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長社的路上,紀靈遇到了從長社回來的敗兵。
不光是長社,其他縣城的也有。
一路上林林總總大概也有幾千人,從這些人的口中,紀靈得知了長社等之前所有他曾經打下來的縣城陷落的訊息。
他知道,這是劉協派人襲了他的後路。
現在想想,之前劉協的計策簡直是漏洞百出,幾乎是滿城空巷的城池,幾乎是落荒而逃的將領,還有孫堅的提醒,只是多種因素集結在一起,他最終還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不過有一件事還是讓紀靈很欣慰的,那就是他並沒有發現來自舞陽縣的逃卒。
在紀靈想來,這應該是舞陽縣並未陷落的標誌。
不過在紀靈看來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他在舞陽縣留下了最多的兵力。
不過相信舞陽縣應該也是刻不容緩了,紀靈決定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那裡。
即便是經過了這樣的大敗,如果還能夠守住舞陽縣,也算是做出了點事情,加上紀靈是袁術最信任的人,袁術應該不會太過責備。
……
舞陽縣。
張林杜撰)是紀靈從南陽帶來的一個校尉。
這人為人剛正不阿,眼裡不揉沙子,但是卻是十分敬佩孫堅。
畢竟孫堅也是立下過赫赫戰功之人。在江東很有名氣,而他正是江東之人。
他也是袁術軍中少有的不排斥孫堅的人。
看到這裡,眾位看官可能會問了,那為什麼紀靈會留下這麼一個親近孫堅的人在這裡守城呢?
除了張林能力確實出眾以外,剩下的原因也是紀靈確實相信這個人。
張林為人公私分明,他曾經做過一個縣城的縣尉,有一個曾經救過他的人為父報仇殺了人,找到他,求他幫忙,他當時親手將此人抓進了大牢,當晚又親自劫獄將那人救了出來。
第二天他又親自找到縣令謝罪,說道:“他來找我的時候我是縣尉,保護律法的公正是我的責任,所以我把他抓了起來。但是晚上我又是他的朋友,身為朋友,不能看著他做對的事情受到懲罰,所以我救了他。可是到了白天我又是縣尉,劫了獄此等藐視律法之事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我親自前來謝罪。”
當時的縣令很欣賞他,所以便輕判了他的罪責,只是免去了他的職位。後來在黃巾之亂中,他又獲得了起復,因功成為了校尉。
所以因為這件事,紀靈相信這個人不會因私廢公。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即使再穩的人選,最終也要倒在別人的套路中。
是夜,孫堅叫人請張林飲酒。
張林欣然前往,畢竟是自己偶像的邀請。
“張校尉,你守城辛苦,堅敬你一杯!”孫堅舉起酒杯笑著說道。
“孫將軍不必如此!”張林看上去有些惶恐,端起酒杯,說道,“應該是屬下敬你才對!”
孫堅笑了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說道:“張校尉不必如此,堅如今是戴罪之人,日後還能不能生還還是兩說,即便是能夠生還,說不定日後也不能帶兵了,說不定我以後還要仰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