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軍師,你覺得咱們應該怎麼做呢?”張遼雖然自認為文武雙全,但是面對孫堅這個早在征討黃巾之時就聲名鵲起的名將,還是抱有十二萬分的警惕的。
戲忠被劉協安排在張遼的身邊,不得不說,劉協其實是對這一個組合報以很大的期望的,因為這兩個都是公認的名將和謀士,放在一起應該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面對著張遼的問話,戲忠也皺了皺眉頭,他看過孫堅的營寨,不得不說扎的非常穩健,即便是夜襲也沒有什麼機會。
而在這個時代,所能動用的有效的手段其實也就是那麼幾個,打仗的時候,真正拼的還是士卒的數量和質量,還有就是主帥對於戰機的把握。
戲忠想了想,說道:“我們有城牆之利,而且糧草充足,想必孫堅也不會輕易就攻城,明日他們應該會選擇鬥將來探我軍虛實,將軍武勇如何?”
張遼想了想,說道:“還算可以,雖然不是呂將軍的對手,但是也能夠堅持五十個回合左右。”
戲忠驚訝的看了一眼,呂布的武勇他是清楚的,因為呂布偶爾會和劉協徵召來的一些將領演武,一般來說都是呂布一個人打兩個或三個!
因為這些人沒有自信能夠單挑勝過呂布!
只有一個黃忠能夠跟呂布交手上百個回合,不過即便是這樣,呂布還是最終的勝利者。
戲忠沒有見過太多的武將,但是他能想到,呂布這樣,怎麼也算是頂級的了。
張遼幾乎不怎麼參加這些武將的演武,所以戲忠也不太清楚這個人的武勇,卻沒想到這個人竟然有如此的實力。
當下戲忠說道:“既然將軍武勇出眾,那明日鬥將便可應戰,若是能挫一挫敵軍士氣,我軍的勝算應該也能大一些。”
“軍師說的是。”張遼想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若是鬥將能勝,我方士氣增加,敵方士氣減弱,的確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情。
在兩軍對壘中,士氣始終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因素。
看見張遼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戲忠也是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在這種情況下,像他這樣的謀士能夠採用的計策其實非常的少,戰略層面上的無非是離間,斷糧,攻入敵後,圍魏救趙等一系列的小計策。
只是這些計策的實施始終都要靠天時,地利,人和。三樣中有一樣在自己這邊也可以圍繞著這一點動手。
只是顯然孫堅那裡並沒有這些計策實施的餘地,袁術給了孫堅最大的許可權,只求孫堅能夠打敗劉協。
十數萬大軍全歸孫堅掌管,這樣的兵力在一個名將的手裡絕對能夠發揮出可怕的力量。
戲忠不會小看自己的這個對手,同時他也深知這是自己表現的好機會,如果他能夠打敗甚至擊潰孫堅,到時劉協也會更加的器重他。
這倒不是他貪圖名利。只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能夠一展胸中所學,也算得上是戲忠的夙願了。
……
時間很快便來到了第二天上午。
孫堅帶著自己的麾下四將還有孫策,周瑜來到了陣前。
幾個士兵在城下叫陣。
幾聲呼喊過後,張遼帶兵從城中走了出來,而戲忠身子孱弱,所以他在城牆上縱觀全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