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袁家想搞事情啊!
劉協不知道王允是怎樣想的,因為他在歷史上也是提出了這樣的想法,直接導致了李傕,郭汜等人兵臨長安。
但是袁家究竟是為了什麼,劉協也就不敢保證了。縱觀漢末歷史,這天下大亂的根子就在他們身上,誅殺宦官,引董卓進京,這些事情有哪一件不是被董卓袁家所主導的?劉協對於袁家的警惕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袁家的地位就一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正所謂門生故吏遍天下,如果他們想更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最後袁家為了其他人做了嫁衣裳,但是在最開始的那段時間,袁家的勢力絕對是最強大的。
他很難覺得伍瓊說出這樣的話心中就沒有一絲的別的心思。
在伍瓊跳出來反對之後,盧植也站了出來,反對起了他的話。
隨後整個朝堂就如同菜市場一般,劉協一系的人和袁紹一系的人在那裡吵吵鬧鬧,各自說著各自的理由。
雖然在劉協這邊的人有理,但是士族那邊的人人多。
這導致一時間竟然形成了一種僵持不下的情景。
劉協有點無奈,旋即擺了擺手,結束了朝會。
……
大牢中。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李儒和董卓被安排在了相鄰的兩間牢房。
這使得兩個人沒事的時候可以閒聊。
這一日,二人正好聊到了過去的一些事情。
“文優啊,悔不該當初不聽你的話啊!”二人講著講著,到動情處,董卓竟然流下了淚來。
當初李儒不止一次地規勸過他,希望他能夠約束一下自己手下計程車兵,只是他卻沒有聽從,如今有這樣的後果,其實也算是罪有應得。
李儒也是眼中含淚,回想起過去種種,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安慰道:“主公不必掛懷,此非戰之罪,實在是那小皇帝太過狡猾了。”
只是董卓卻搖了搖頭,說道:“文優不必安慰某家了。那小皇帝雖然狡猾,但是實際上也是某家太過驕傲自滿,太過相信士族所致,還是你說得對啊!士族不可信,如果從一開始我就對士族抱有戒心,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李儒沉默,如今這種情況,他也不知道該怨誰,這個世界上最難理清的糾結,就是立場問題。誰都沒錯,輸了就是輸了,也只能認為,是自己的手段不行,技不如人,又有什麼好怨懟的呢?
董卓也沉默了,他倒是想不到這麼深,在他心裡,只是覺得自己當初做的事情有些錯誤,太過優待士族,加上自己橫徵暴斂,敗亡也是遲早的事。
他誰都不怨,只能說臨死之前,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只是可惜了小皇帝啊!”董卓忽然搖了搖頭,“吾不在,他估計就只能獨自面對士族那幫陰人了!”
“那小皇帝天生聰慧,不會看不出來的。如果他足夠狠的話,這個皇位,他會做的很穩當。”李儒也從自己的思索中走了出來,回答起了董卓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