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你的意思,劉總也有過這方面的提議。但是華夏料理博大精深,如果一個月僅僅推出那麼幾道菜,那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將華夏料理那些普通菜推完!整個華夏料理的美食,數不勝數!”李清明贊嘆。
華夏料理有多少道菜?這恐怕沒人數的清!這個真沒人說得清。
那麼有多少流派?這個嚴格來說,也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說得清。只能說,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
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産、飲食習慣等影響。
如果非要形容“八大菜系”的特色,可以這樣來比喻: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皖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如風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名士。
可以說,這“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餚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魯菜流派:由濟南)和膠東)兩部分地方風味組成,特點:味濃厚、嗜蔥蒜,尤以烹製海鮮,湯菜和各種動物內髒為長。其名菜:油爆大哈、紅燒海螺、糖酥鯉魚川菜流派:有成都)、重慶)兩個流派。特點:以味多、味廣、味厚、味濃著稱。名菜:宮爆雞丁、一品熊掌、魚香肉絲、幹燒魚翅。
蘇菜流派:由揚州)、蘇州)、南京)地方菜發展而成。菜系特點: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湯,保持原汁。名菜:雞湯煮幹絲、清燉蟹粉、獅子頭、水晶餚蹄、鴨包魚。
浙菜流派:由杭州)、寧波)、紹興)等地方菜構成,最負盛名的是杭州)菜。特點:鮮嫩軟滑,香醇綿糯,清爽不膩。名菜:龍井蝦仁、西湖醋魚、叫花雞粵菜系流派:有廣州)、潮州)、東江)三個流派,以廣州)菜為代表。特點:烹調方法突出煎、炸、燴、燉等,口味特點是爽、淡、脆、鮮。名菜:三蛇龍虎鳳大會、燒乳豬、鹽局(左加火旁)雞、冬瓜盅、古老肉。
湘菜流派: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鮮,尤為酸辣居多。名菜:紅煨魚翅、冰糖湘蓮。
閩菜流派:由福州)、泉州)、廈門)等地發展起來,並以福州)菜為其代表。特點:以海味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鹹香、色美味鮮。名菜:雪花雞、金壽福、燒片糟雞、桔汁加吉魚、太極明蝦。
徽菜流派: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風味構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點: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鮮、擅長燒燉,講究火工。名菜:葫蘆鴨子、符離集燒雞等。
八大菜系,所擁有的各種名菜有多少,那都沒人說得清。這真要說起來,那也是洋洋灑灑一大串。
這相聲界裡面的《報菜名》,報的是滿漢全席,總共就108個菜,這聽起來長長一串。但是其菜式對於八大菜系來說,恐怕僅僅一個菜系都不止108道菜。
只能說,大家所熟知的,耳熟能詳的,就那麼些個。但是李清明不一樣啊,這個世界壓根就沒有華夏料理,沒有這些菜,他是來推廣華夏料理的。這八大菜系,他都要弄出來。
至於說秦河洛和劉暢擔心的推出菜系太快,不能保持自己的獨特性,這一點,李清明根本就不擔心。因為,大菜,真正的大菜,諸如佛跳牆。
當然,之所以提及佛跳牆,是眾所公認的難做的菜。但是佛跳牆,在華夏菜系裡面,難度頂多到三星。還有一大堆五星難度的菜式。這些菜式,李清明有的吃過,有的只是聽說過,從書中看過,已經在《舌尖上的中國》看過影片。這些菜,研究自然很難。但至少自己還有機會。
而只要研究出來,就憑借這些菜,就足以碾壓其餘大廚了。李清明根本就不怕他們學會自己推出來的這些菜,反過來壓倒自己。
那些大菜,才是李清明真正想要研究的啊!因為,在地球上,自己不可能吃到,或者說不可能經常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