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姜子牙不可能會成為帝辛的臣子,只能成為帝辛的敵人。
要麼趁他羽翼未滿,修為未成殺了他。
要麼就什麼都不做,任由事態發展,讓姜子牙成為西周太師,來日封神大戰,再度決一雌雄。
這樣做的好處是,帝辛對姜子牙很是瞭解,畢竟有過上一世的交手經歷。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若是能瞭解對手,知曉其脾性,就首先成功的一半。
但這樣做的壞處時,姜子牙的確是一個能人,不論是治國安邦,還是開疆拓土,都是千年不出的奇才。
不過,按照上一世的發展,姜子牙首先會來到商國求官,在此之前,他對封神之戰的事情,並不知曉,所以才有了入朝歌求官之行。
後來得知闡截兩教,打算在人間決一勝負,爭奪人間信仰後,便毅然辭官,回到了渭水,有了三顧渭水,出山輔佐姬昌之說。
只不過,歷史卻稍稍發生了一些改變。
姬昌三顧渭水事件,在南極仙翁推動下,足足比上一世提前了近十年。
引子依舊還是那個引子:武吉入城,失手打死武官,被姬昌瞧見,念其孝心,放他回家安頓老母,然後在去官衙投案,回家後老母帶他去見姜尚求教……
歷史雖發生了變化,但一些基本東西,並沒有變得面目全非。
也算是某種幸事吧。
這樣一來,帝辛憑藉“上帝視角”依然掌握著一定的主動權。不至於讓歷史猶如脫韁的野馬,脫離自己的掌握。
帝辛原打算,等到姜子牙如上一世,進京求官時,要殺要放,在做決斷。
在此期間,也算是給他充分的考慮時間。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
等到下一次見到姜子牙時,或許西周和商國已經正式開戰了吧。
……
……
二月中旬。
氣溫已經有所回暖。
但仍然處於隆冬時節。
只是相比前幾個月那狂風驟雪的鬼天氣,已經好了很多。
然而,北狄人的日子,過的依舊很悽慘。
北狄部落還好,那些依附於北狄的其他草原部落,就更加悽慘了。
部落內的糧食都吃光了,牛羊也吃光了,三狄汗王曾明令禁止,不許宰殺戰馬,但不宰殺怎麼辦?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族人們活活餓死?
即便三狄汗王答應,會把一些糧食分給其餘部落一些,但畢竟是杯水車薪。
三狄汗王也不知道,商國打算合圍他們多久。
所以,三狄汗王必須優先保證,自己部落的子民,有吃的喝的,至於其他人,能擠出一點,就分一分,實在不行的話,那就愛莫能助了。
而為了防止其餘部落宰馬充飢,在草原眾部落,雲集狼居胥後,三狄汗王就立即下令,將中小部落的戰馬統統上繳,進行統一管理。
有部落酋長暴怒,覺得北狄族是往死裡逼他們。
然而,僅是這麼一道怒言,就被赤野望當場斬殺,餵了禿鷹。
喜歡大商王族請大家收藏:()大商王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