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城外,帝辛瘋狂的施展土遁術,朝著郊外趕去。
一路掠過,地面上的行人倏然感到腳下傳來一陣猛烈地波動,初時以為是地震,但隨即那股震動就消失不見了,略感詫異地搖了搖頭後,便各自離去。這足以表明,帝辛的速度究竟達到了何種恐怖的地步。
約莫三分鐘後,郊外某塊草地倏然微微隆起,隨後便浮現出一名身穿白袍的英俊少年。
這名白袍英俊少年,赫然便是帝辛了。
此刻的帝辛,氣喘吁吁地凝視著仙鶴遠去的方向,燦黃色的光芒裹住仙鶴肌體,形成聖潔的暈光,載著宋仙使和妤喜,緩緩地消失在天際之中。
一個模糊間,帝辛仿若看見了妤喜臉蛋兒上,那一抹失落和黯然之色。
帝辛沉默,寂靜地站在原地,仰天看著湛藍的長空,微風徐徐,拂起帝辛額前的一縷凌亂的黑髮,在虛空中肆意飛揚。
許久許久,帝辛轉身,微低著頭,臉上掠過一抹苦澀,“終究是錯過了﹍﹍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
朝歌城,聚賢館門口。一路漫無目的走來的帝辛,忽然停下腳步,略微沉吟,便抬腳朝著聚賢館走去。
“參見殿下。”門口,站立的幾名侍衛單膝跪地,齊齊參拜道。
帝辛淡淡地點了點頭,他揹著雙手,剛踏入聚賢館內,迎面令衝就小跑了過來,“殿下,又有兩人前來應試了。初期的稽核全部透過!”
帝辛豁然瞥過頭來,臉上浮現一抹驚喜,“看來是兩個好苗子,那兩人都叫做什麼?”
“一個叫做費仲,另一個叫做尤渾。”令衝回答道。
帝辛聽後,驀然一怔,低沉地輕喃了一聲,“費仲?尤渾?”
沉吟半天,帝辛嘴角處頓時緩緩地浮現出一抹笑意。
都是老朋友了。猶記得前世,費仲與尤渾乃是帝辛手下眾多大臣中,最討帝辛歡心的人之一,他倆不禁能力出色,而且善於體察帝王心思,加以迎合,卻又懂得收斂鋒芒,從不拉幫結派,故而才能位及九卿之一,成為肱骨之臣。
只可惜,兩人隨著聞仲出征西岐之時,誤入闡教和姜子牙的埋伏,命喪於絕龍嶺,出征大軍也盡都全軍覆沒。
一想起姬發小兒奪取天下以後,便對自己和費仲、尤渾多加汙衊,篡改歷史,使得這對君臣揹負千古罵名,帝辛眸光倏然一寒,不禁冷笑了一聲。
“待我踏平西周之日,必滅你姬氏九族!”
﹍﹍
聚賢館,聚賢廳內,費仲與尤渾一臉恭敬地端坐在蒲團上,眸光不時的輕瞥,望向主位上的一名白袍少年。
“世人傳聞,說五王子殿下不僅容貌英俊,而且還氣度不凡,今日一見,果真是如此啊。”費仲輕笑道。
帝辛淡笑道,“先生謬讚了,我剛聽說,兩位先生都已經透過了初審考核,想必兩位先生必是聞見甚敏,才力過人的棟樑之才,故而,鄙人有一個問題,想要向兩位先生討教一二。”
費仲與尤渾相視一眼後,微微笑道,“請殿下曉諭。”
帝辛問道,“二位先生想必都知道,我殷商文化傳承於禹夏,歷經數十位先王的努力,不斷完善和修訂“殷禮”之法,使得九州教化昌隆,軍事鼎盛,國富民強,固有半部《殷禮》可治天下之說。可如此繁華強盛的王朝,沒有因為外亂而導致衰落,卻總是因為內亂而被迫數次遷都,使得黎明百姓身受水深火熱之中,成為先王們無法洗刷的屈辱,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