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馮奕其實十分難過,彭高這種陽光男孩,怎麼就沒有人幫他?這公平嗎?這樣的判罰到底合適嗎?
“小谷,你有辦法幫幫彭高嗎?”今兒個是馮奕過生日,明明非常高興非常感動的,現在卻因為最後彭高的事情,心裡有些添堵了。
“奕姐,我想想辦法,先寫篇文章吧,透過輿論的壓力看能不能讓案子有一點轉機。”
“嗯嗯。”
谷浩開啟跟馮奕新配的膝上型電腦,就開始寫文章了。
馮奕這才見識到了,自己男人文筆的厲害。
題目:《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作者:谷浩
有一個華夏式靈魂拷問:遇到老人倒地不起,你會扶他她)起來嗎?
不論你回答是或不是,相信內心都會作一番激烈鬥爭:一方面,人人都有老的時候,幫助老人就是幫助未來的自己,只是舉手之勞;
另一方面,這些年因救人,反被倒打一耙訛詐的新聞實在是太多了,除非家裡有礦,不然還是算了吧。
國人的這種道德困境,很大程度上源於數年前轟動全國的xx案?。
某老太趕公交車時不慎被人撞倒,小夥將其扶起並送至醫院,卻被老太一紙訴狀告上ft,聲稱小夥將其撞傷,索賠十餘萬元。
當天一位官員說了這樣兩句話:
不是你撞倒的,為什麼你要把老太太扶起來?
不是你撞倒的,為什麼你要替老太太墊付醫藥費?
這兩句話,在當時掀起了極大的輿論風波。
可謂是將好心人的善良,狠狠摔在了地上,又踩了一腳。
“我做了好事,憑什麼要被人質問:‘我為什麼做好事?’”
“難道做好事,也成了一種錯誤了嗎?”
這個事情在當年引發媒體廣泛關注,當時的結果被認為是“f與道德的雙輸”,引發公眾對道德水平滑坡的擔憂。
此後十數年間,“扶不起”在各地屢屢上演,路人大都冷漠作壁上觀,做好事成了高風險的代名詞,這一切的源頭都指向這次案件的影響。
今日聽聞彭高案件,如果再次讓人寒心,試問以後還有誰敢見義勇為?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為蒼生治水者,不可使其沉溺於湖海。
為當下奮鬥者,不可使其淹沒於塵埃。為未來奠基者,不可使其從寬而入窄。
悲兮嘆兮,若善者不得善終,惡者可更惡乎?
彭高出面制止和壞人對女生的猥褻行為引發對方不滿,對方首先動手,彭高之後進行還擊。
本人拙見:
彭高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也是見義勇為,是值得支援和讚頌的行為。他為了社會公眾和他人的利益挺身而出,不應構成fz行為。
文章到此結束,說得很正當,讀得讓人同仇敵愾。
谷浩發了微博後,馮奕第一時間轉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