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一種現象級的小說存在。
在這29萬的字裡行間裡,作者為大家呈現了一場關於青春的記憶
自稱為“玉面小飛龍”的鄭微追隨青梅竹馬的鄰家哥哥林靜來到某市讀大學,當她滿懷對於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之時,林靜卻悄無聲息地從鄭微的世界中消失了。
在林靜赴美留學的陰影尚未消散之時,一次偶然的爭吵使陳孝正走進了鄭微的內心深處,陳孝正的冷漠使素來眾星捧月的鄭微倍感失落,但熱情洋溢的本性使鄭微很快擺脫了失落,開始了勇敢的追愛旅程。
正當鄭微沉浸在與陳孝正的甜蜜之中時,現實再一次打破了鄭微與心愛之人天荒地老的夢想——陳孝正在赴美留學和鄭微之間選擇了前者,因為出人頭地才是家境貧寒的陳孝正的夢想。
如果說青春時的懵懂與執拗是一種美麗的錯誤,那麼多年的孤寂與傷痛就是它悲慘的代價。
小說將時光快進了數年,畢業後的鄭微化身成熟、幹練的白領麗人又一次品嚐了命運的無常,帶著愛意的林靜與懷揣悔恨的陳孝正同時回到了她的生活之中。
紛繁的世事變遷、好友阮莞的意外離世促使鄭微開始平靜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明白了相比於跌宕起伏的愛戀平凡的關愛才是自己應該尋找的幸福,並決定與林靜結婚。
但當鄭微透過林靜手上的傷疤知曉了施潔的事情後,二人再度分道揚鑣,而衣錦還鄉的陳孝正則將鄭微視為遺失的夢想,繼續追尋著……
作者透過小說文字情節,替觀眾回味了當年的青澀時光,大學剛入學時的迎新、與不同性格室友的日常相處、看到喜歡男生內心的悸動、遇到事情後的手忙腳亂等等,因為真實所以細膩。
在各個人物的身上我們找回了那種懵懂青澀的感覺。
在漫長的時間流逝中,原本的天真就會被社會中的種種現實所打敗,最後,我們變的只是愛我們自己。
小說裡對瀟瀟感觸最深是主人公們感情的變化。
而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女主角鄭微。
大學時期的她敢愛敢恨,在林靜悄無聲息的“離開”後,她並沒有對愛產生懷疑,而在碰到陳孝正後用更加強烈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愛情。
但學生時期的戀愛終究敵不過畢業後的現實。
為了更好的未來,陳孝正選擇了放棄鄭微去美國深造,對於早已為自己規劃好人生的陳孝正來說,在未來面前,愛情根本不佔優勢。
所以全心全意為對方付出,把所有事情都計劃為兩個人在一起的鄭微,可悲的沒有被計劃在陳孝正未來的藍圖裡。
同樣的經歷遭遇了兩次,都是一樣的國家一樣的結局,只會付出的鄭微也將自己的愛鎖了起來,自私的只給自己。
離開了年少時期的她,開始為自己活,對於愛開始變的自私。
對於鄭微來說可能林靜只是一道她從小到大的光,她對於林靜更多的是一種仰慕而非真正的愛情,。
而最後當她再一次找到林靜,只是因為再度遇到陳孝正的慌亂以及阮莞的離世,讓她不知所措只想強烈擁有一個依靠。
而她的選擇,只是自己的需求,而非以往的那種熾熱的愛。
反過來看,也可以說大學時期的鄭微是自私的,她自私的將原本不會與她有交集的陳孝正和自己聯絡在一起,自私地拒絕了許開陽對於她的追求……
其實在愛中,每個人的出發點都在於自己,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而變的自私。
在眾多角色中瀟瀟最喜歡張開,因為他顯得是那麼的真實。
雖然他有他的油腔滑調,有他的愛慕虛榮,但是他卻一直在用最含蓄的感情表達著他的愛。
當看到他捧著那束滿天星來到阮莞的墓前時,學生時期一直為阮莞送花的主人公終於浮出水面。
他在墓前訴說,滿天星的花語是做永遠的配角,從來沒人知道我喜歡你時,眼角的淚水便奪眶而出。
都說暗戀是世間最美好也是最偉大的,張開就用這種方式默默地守護了自己的女神,直到女神離開。
他在舞臺的一角做好了阮莞的配角,哪怕在阮莞離開後,他的愛也沒法說出。
在阮莞墓前看到鄭微的落荒而逃看似狼狽,但這也是將這份美好的感情永遠珍藏在心,成為回憶的最好方式。
瀟瀟不懂那一句“一見楊過誤終身”,因為藍星上根本沒有《神鵰俠侶》,但她卻能讀懂裡面的意思。
陳孝正之於鄭微,即“一見楊過誤終身”,執著於理想的陳孝正註定不會成為鄭微的終身伴侶。
鄭微無法得到傾心所愛之人的青春結局為小說蒙上了一層遺憾和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