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件事的結果,是葉雷陽在某個範圍內,被傳說成了一個不能招惹的存在。
對他而言,這根本就是個無所謂的事情,因為葉雷陽本來也不是在意旁人眼中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人。
上輩子活的太辛苦,葉雷陽如今只想要活的開心肆意一點。
如果不是為了唐欣,為了家人,或許他會過的比現在更悠閑。
然而人活在這個世上,終究還是有各種各樣的牽絆,既然有牽絆,那就不能夠脫離人世間七情六慾的束縛。
就好像名利這玩意,哪怕爬的再高,做的官再大,也一樣躲不過去。
“這位是總局電影局宣傳辦公室高主任……”
在一間辦公室裡面,馮曉剛為葉雷陽介紹著幾個大腹便便的男人,單單是聽身份,葉雷陽就知道,這幫人應該是傳說當中廣電負責審核的。
說實話,對於華夏的電影審查制度,葉雷陽上輩子一直都是頗有微詞的,他覺得廣電的審核總是莫名其妙,有時候一部好片子生生給弄的亂七八糟,根本就看不明白,完全浪費了演員的演技和導演編劇的心血。
他更知道,十幾年之後,甚至還出現了“要把文物交給國家”這樣離譜的臺詞。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這個圈子的瞭解,葉雷陽漸漸覺得,其實有時候廣電也很無奈。
或者說,這個部門承擔了絕大部分的罵聲,以至於人們忽略了他的正面作用。
最起碼,如果沒有廣電的嚴格審核,任由那些外國電影電視劇湧入華夏市場的話,以華夏電視劇電影市場如今粗製濫造的製作方式,不成熟的市場機制,到最後,吃虧的還是華夏人。
換位思考一下,這些思維僵硬的官老爺們或許不懂電影,不懂所謂藝術。但他們明白,任何時候都必須要保持政治正確,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們做到了近乎於閉關鎖國的政策保護。
當然,隨著後來華夏電影市場越來越大,國外引進片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可即便如此,華夏對於電影的審核也堪稱嚴格的令人發指。
至於裡面的彎彎繞繞,葉雷陽不想多說,也不願意去了解,這玩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己一個底層小百姓,還是安安分分一點比較好。
重活了一回的葉雷陽,從來就沒有當什麼英雄人物的自覺。
今天這個會議,是《集結號》最後一次審片會,華宜那邊做足了功夫,馮曉剛更是親自泡在剪輯室裡面整整一個星期,就是希望這次審片能夠透過,因為一旦這次審核不透過,下一批負責審核的人,就不是今天在場的這群人了。到時候人家提出一大堆意見,自己這邊還要繼續修改,然後迎接另外一批負責審核的人。
幾千萬的投資擺在那裡,浪費一天就是幾十萬的宣傳費用,哪怕是華宜這樣的大公司,也同樣承擔不起。
這次放映的《集結號》是最終版,一共一百五十分鐘。
從最開始的煤場戰鬥,到最後一幕穀子地為戰友立碑,整場電影下來,葉雷陽覺得自己真正受到了震撼。盡管他是把這個劇本寫出來的人,盡管他不止一次看過這部電影,但他依舊覺得,這部電影,真的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電影結束之後,最緊張的人,莫過於馮曉剛和王忠君王忠磊兄弟二人,他們三個甚至不敢有任何動作,只是默默的盯著那幾個負責審片的所謂專家,如同站在審判席上的犯人,等待著宣判。
“這部電影,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這時候,那位高主任站了起來:“弘揚主旋律的影片,我們還是要支援的。”
一句話,葉雷陽和馮曉剛幾乎同時長出了一口氣,他們知道,這電影,算是過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