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葉雷陽是帶著思念離開的,一個人的旅途,兩個人的溫度,如論到哪裡,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距離那個女孩更近一點,所以葉雷陽知道自己該走多遠的路,如何走。
只不過他沒想到,抵達漢城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個難纏的長者。
所謂長者,不僅僅指的是對方活的比較久,更重要的一點,活的越久通常見識到的事情和人也就越多,這樣的人自然而然的也就越來越聰明。要知道哪怕是個天資差一點的人,只要他活的歲月足夠長,也可以變成一個老奸巨猾之輩。
當然,樸東浩是不是老奸巨猾葉雷陽並不知道,只不過一個被錢文華稱為韓國魯迅的文人,絕對不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教授。
老人的問題很有意思,乍一聽上去很普通,仔細想想卻意味深長。
為什麼華夏人不喜歡鞠躬?
葉雷陽靜靜的聽完老人的問題,微微一笑:“或許是因為跪著的時間太久了,所以站起來之後,就不願意再重蹈覆轍。”
“我們這個民族能夠站起來,犧牲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人為之付出了鮮血和生命,他們每一個人,如果活到今天,都會是讓世界震驚的人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身為後繼者,不敢忘記祖輩的教誨。”
“所以哪怕是鞠躬這種小事?”
“在我們國家有句話,叫男兒膝下有黃金。鞠躬同樣也是如此!”葉雷陽認真的說道。
老人聳聳肩,目光看向遠方的校園,淡淡的說:“平心而論,我並不喜歡你們國家,當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一個年過古稀的老頭子對於政治過度關心。但我很不理解,你們在最近這幾十年丟掉了很多東西,要花費多少年才能重新找回來。”
“您的意思是……”葉雷陽眉頭皺了皺,奇怪的問。
老人笑了笑:“太多了,多到我數不過來,比如端午,比如禮儀……”
葉雷陽臉上的表情不變,淡淡的接了下去:“比如曾經的屬國?”
只要懂歷史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的朝鮮,是華夏的附庸,毫無疑問,葉雷陽的話裡代表著一絲諷刺,縱然老人身為長者,可在葉雷陽看來,這關繫到民族的尊嚴問題。
哪怕自己在國內的時候對很多東西很多事情看不慣,但一旦離開了祖國,自己就代表了華夏。走到任何地方,都不能給國家丟人。
附屬國這種事情,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上來說,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更何況以民族自尊心強烈著稱的韓國,老人經歷了這個國家從屈辱到崛起的整個時代,活的足夠久,自然也就可以得到足夠多的尊重。
就連漢城大學的校長,見到老人也要恭恭敬敬的行禮,哪怕身為國家領導人,見到老人也要認真問好。